移神内院第九-《万法归道》
第(2/3)页
何谓六通?
玉阳太师曰:坐到静时,陡然心光发现,内则自见肺肝,外则自见须眉,知神踊跃,日赋万言,说法谈玄,无穷无极,此是心境通也;
不出庐舍,预知未来,身处室中,隔墙见物,此是神境通也;
正坐之间,霎时迷闷闷,混沌不分,少顷,心窍豁然大开,天地山河,犹如掌上观纹,此是天眼通也;
能闻十方之语如耳边音,能忆前生之事如眼前境,此是天耳通也;
或昼或夜,能入大定,上见天堂,下见地狱,观透无数来劫及宿命所根,此是宿性通也;
神通变化,出入自如,洞见众生心内隐微之事,意念未起,了然先知,此是他心通也。
若是者何也?
子思曰:“心之精神谓之圣。”
故心定而能慧,心寂而能感,心静而能知,心空而能灵,心诚而能明,心虚而能觉。
功夫至此,凡一切善恶境界,楼台殿阁,诸佛众仙,不可染着。
此时须用虚空之道,而扩而充之,则我天谷之神,升入大虚,合而为一也。
再加精进,将天谷元神,炼到至极至妙之地,证成道果。
太上曰:“将此身世身心,融归入窍,外则混俗和光,出处尘凡,而同流俗;往来行藏,不露圭角,而积阴功;开诚普渡,以修以证,是正性命双修之妙用。”
究其旨归,不外皇极阖辟之玄功。
《易》曰:“先天而天弗违”者,盖言机发于心,两大之气机,合发而弗违也。此即人能宏道之旨。而功法不外神栖天谷,行夫不识不知、惟深惟寂。阳光不漏。故能愈扩愈大、弥远弥光,自然变化生神。生之又生,生之无尽,化之又化,化之无穷。
东华帝君曰:
法身刚大通天地,心性圆明贯古今。
不识三才原一个,空教心性独圆明。
是言当以普济为事,是即行满三千、功圆八百之旨。
又曰:
世间也有修元者,先后浑凝类圣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