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十年(九)-《葬宋》
第(1/3)页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元二十四年秋,海都放弃攻击忽必烈的中书省。反大举南侵,攻击目标是元朝的大同路,海都军队与前来追赶堵截的伯颜展开了激战,那木罕所部土土哈全军覆没,那木罕仅以身免。伯颜虽然率军直追,但是仍然被海都甩掉。
海都大军围攻大同,大同留守齐纳哈率军坚守,海都一时无法攻下。后来,海都子察八儿在作战中身中流矢,海都大军只好放弃坚城。一直游击到怀来,与左丞安童所领十万军队展开激战,元军大败。
怀来之战,金兵精锐全部溃散,损失极其严重。海都乘胜亲率大军进攻以南地区,相继攻下河北、河东广大地区,直抵黄河北岸,经东攻占山东诸地,直到海滨,对大都形成包围之势。不过海都这次并不是以消灭忽必烈为目的,主要是掠夺财物和奴隶,从而向忽必烈下出让出大汗之位的通牒。然后携带从各掠夺来的人口和财富得胜而归回亦集乃城以北。
伯颜只能怅惘嗟叹,因为他还要分兵防备从青藏而来的察合台后王八剌、术赤后王联合的吐蕃大军,不能做长距离的奔袭,机动部队有限的情况下,只能四处堵截,而不能做远征之用了。
至元二十五年,伯颜迫于海都军队的侵扰,建议忽必烈迁都南京(今河南开封市)。趁势废弃伪宋的顺昌王朝,积蓄人力、物力以防海都大军因为此时乃颜余部有蠢蠢欲动的迹象,害怕和海都大军造成合围之势。
同年,海都命其八儿攻打辽西和辽东地区,意图攻占上都和宁城,削弱元朝忽必烈的实力一步鼓励乃颜东山再起。
于此同时,察合台后王八、术赤后王率兵攻打凤翔府,主要目标指向陕西、河东。九月,察合台后王八剌、术赤后王率兵数万人围攻河东重镇太原,杀元军陕西四川行省右丞集纳哈,攻克太原。
察合台后王剌、术赤后王率兵继续南下,连克汾州(今山西汾阳县)、绛州(今山西新绛县)、潞州(今山西长治市),向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进军。兵临城下,包围平阳。元兵只有六千余人守城,援兵不到察合台后王八剌、术赤后王军战败,平阳失陷。太原、平阳等河东重镇相继失陷,使忽必烈彻底的断绝了和陕西四川行省的联系。但是此刻忽必烈已经无暇顾及,因为在辽东的乃颜又东山再起日本国结成盟约。全力协助察八儿攻打上都。
至元二十六年,察合台王八剌、术赤后王侵金兵锋指向陕西。这年八月合台后王八剌、术赤后王军队进攻延安,延安知府合达出兵拒战,误中蒙古军队埋伏,损失惨重,合达退入城中,固守城池。察合台后王八剌、术赤后王转攻被元朝收复的太原府原再次失守。十月,察合台后王八剌、术赤后王军围攻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朝河中府知府率众坚守,察合台后王八剌久攻不下撤围离去。但石天应乘侯小叔出城和金朝枢密院都监完颜讹论议事之机,出兵攻占了河中府。
这时候长江之北,海都、乃颜和忽必烈成对峙状态,一时间谁也不敢轻举妄动。海都和察合台后王八剌、术赤后王等趁势消化刚刚攻占的地区,伯颜返京,觐见忽必烈后进言,若不迁都,就要下诏诸部勤王,但是此举十分之凶险,在诸王心中,一向是以强者为尊,万一知道大元势弱,那么趁机打秋风之人随处可见,也许来不了勤王之师,倒是会来到~伐之师。
下策。收拢兵。卫戍中书省和河南江北行省。
这两处皆肥沃之地。再则可以从军户中抽丁临时组成数十万大军。攻击力虽然不强。但是自保已经错错有余。待到假以时日。待到海都兵疲。吐蕃人思乡地时候。就是收复失地之机会。
不过。这个时候。是要明确储君地所属。为大元指明一个方向。忽必烈已经七十多岁地高龄了。听伯颜如此之说。凝视了他好久。无奈。一一照准。以忽必烈要强地心性。若是让他迁都。比杀了他还难受。
次日。忽必烈下诏。真金子铁穆耳聪辽东返回大都。克日进驻中书省参理政事领中书省事。封铁穆耳为新燕王。中书令。兼判枢密院事。同时敕令两府大臣。凡有咨禀。必令伯颜与闻。
次月十三日。铁穆耳被正式册立为皇太子。忽必烈遣伯颜持节授玉册金宝。同时。同时加封真金次子答剌麻八剌为南王。去汴京履任。同时命玉昔帖木儿辅佐之。向江南宋帝示好。乞求能买地火器对付海都、乃颜一行。
二十三日。面谕太子铁穆耳。“伯颜才兼将相。忠于所事。不可以常人遇之”。伯颜西北王之称号不能改变地事实。就落定下来。从此不再更改。
按照伯颜的建议,忽必烈又毫不迟地着手征调和组编忠于他个人的精锐部队,迅速扩充、重建怯薛部队。用以保卫皇室,戍守北方各地,尤其是大都、开平一线心腹地区。
此外他还多次征集各地兵员,很快组建起拱卫京畿的侍卫亲军。统领侍卫亲军的,是多年跟随他出生入死的亲信阿里不花等将领。为防范海都和乃颜的大军。朝廷亟命:诸路市马万匹送开平府,诏燕京、西京、北京三路宣抚司运米十万石至漠南沿线,很快完成了扼守大漠南缘、伺机渡漠远征的战前部署。
察合台后王八剌、术赤后王的政治态度对忽必烈颇为不利。为改变此种局面,忽必烈先派支持自己的察合台后王阿必失哈急驰西北企图用他控制察合台汗国的政局,使之与中原汉地势力为犄角,制漠北。阿必失哈一行在途经河西时为海都的军队截留,忽必烈的目的没有达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