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二节 隐秘的科学5-《白露凝霜》
第(3/3)页
我国古代哲学认为,气是物质的,气是运动的。人体内的气,是一种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气运行于体内各部,无处不到,无处不及,只有这样,人体才能不断生长发育,一旦气的运动停止,人的生命即刻终止。
中国医学将气的运动称为“气机”。人体内气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都可以归纳为“升、降、出、入”这四种基本运动形式上。升即上升,指气的由下而上的运动,降即下降,指气的由上而下的运动,出即外出,指气由内向外的运动,入即入内,指气由外向内的运动。
气以人体组织、脏腑,经络等为其运动场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激发和推动了人体脏腑、经络的各种生理活动,人体组织、脏腑、经络的各种生理活动又具体地体现了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气的升、降是气机在人体内的运化,也就是“内气”的运化。而气的出、入则是人体与自然、宇宙、社会气机的交流和运化。
现代生命科学确认:人体是由物质、能量、信息组成的开放式巨系统,是具有自我意识的、高度有序的、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调控、自我修复能力的生命实体和人体生物场。人体内外时刻进行着物质代谢、能量代射和信息代谢。而信息代谢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决定着其它两种代谢的进行。
这正好验证了我国传统生命理论,西晋嵇康在《养生论》中写道:“精神之于形骸,犹圜之有君也。神燥于中,而形丧于外,犹君昏于上,围乱于下也”。元朝刘完素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写道“人受天地之气,以化生性命也。是知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元也,神者生之制也。形以气充,气耗形病,神依气住,气纳神存”。这里所说的“形”,对应的是“物质”,“气”对应的是“能量”,而“神”对应的是“信息”;明朝张景岳在《古今医统大全》写道:“形者生之气也,心者形之主也,神者心之宝也。故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燥则心荡,心荡则形伤。将全其形也,先在理气”;《太平御览卷六百六十一?真人下》写道:“且夫一人之身,天付之以神,地付之以形,道付之以气,万物草木亦如之。身以道为本.岂可不养神固气以全尔形也?”可见对“气”的正确认识是多么的重要。
---------------------------------------------
编者简评:总结以上两篇转载文章的内容。可知:
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有“升降出入”四种形式。由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如动物的“生长壮老已”,植物的“生长化收藏”。
气是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使之得以交感相应。如:“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
天地之精气化生而为人。
气一个概念就涵盖了西方哲学中,解释万物本源的原子说,解释超距作用的以太说。不仅如此,它还跨越物理、化学、医学等领域,深刻影响了我国古代科学的方方面面。可见我国古代哲学的博大精深。
气没有能够发展为科学的概念,无疑是中国和世界科学的巨大损失。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