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三节 三千大千世界1-《白露凝霜》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玄牝之门》多元宇宙观为何借鉴佛教宇宙观?如何借鉴佛教宇宙观?本节将通过三个方面回答上述问题。

    --------------------------------------------

    第一,佛教是具有严谨宇宙观的宗教,也是唯一具有多元宇宙观的宗教,这体现于佛陀对三千大千世界的描述上。以下摘录《起世经》中文字,引领我们了解三千大千世界。

    佛言。比丘。如一日月所行之处。照四天下。如是等类。四天世界。有千日月所照之处。此则名为一千世界。诸比丘。千世界中。千月千日千须弥山王。四千小洲。四千大洲。四千小海。四千大海。四千龙种姓。四千大龙种姓。四千金翅鸟种姓。四千大金翅鸟种姓。四千恶道处种姓。四千大恶道处种姓。四千小王。四千大王。七千种种大树。八千种种大山。十千种种大泥犁。千阎摩王。千阎浮洲。千瞿陀尼。千弗婆提。千郁单越。千四天王天。千三十三天。千夜摩天。千兜率陀天。千化乐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摩罗天。千梵世天。诸比丘。于梵世中。有一梵王。威力最强。无能降伏。统摄千梵自在王领。云我能作能化能幻。云我如父。于诸事中。自作如是憍大语已。即生我慢。如来不尔。所以者何。一切世间。各随业力。现起成立。诸比丘。此千世界。犹如周罗(周罗者隋言髻)。名小千世界。诸比丘。尔所周罗一千世界。是名第二中千世界。诸比丘。如此第二中千世界。以为一数。复满千界。是名三千大千世界。诸比丘。此三千大千世界。同时成立。同时成已而复散坏。同时坏已而复还立。同时立已而得安住。如是世界。周遍烧已。名为散坏。周遍起已。名为成立。周遍住已。名为安住。是为无畏一佛刹土众生所居。

    这段文字不长,却包涵了佛教对于宇宙结构、形成、发展、灭亡,以及生命和神灵的基本观点。且不论其它,我们先来看什么是三千大千世界。以一座须弥山为中心,有一个太阳和一个月亮围绕山腰公转,循环往复,照耀四周,也即经中所谓“照四天下”。像这样的就称为一世界,或经中所谓“四天世界”。

    需要指出的是,世界本身也是一个佛教名词,意犹“宇宙”。上下四方曰“宇”、曰“界”,往古今来曰“宙”、曰“世”。世指时间,界指空间。

    一千个这样结构相似的“四天世界”,就是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就是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就是一“大千世界”,全称“三千大千世界”。根据前文所述,三个一千连乘,可知“大千世界”共有10亿个“四天世界”。

    随着科学的发展,宗教界已从最初的反对科学,变为钻科学的空子,即在科学的未知领域寻找自身的生存空间。就目前来说,基督教已经把上帝、天使和恶魔,以及天堂和地狱搬到了多维空间里。佛教当然也不甘落后,不仅照搬,而且还把一个“四天世界”对应的三维空间和一个太阳系对应起来,从而把“大千世界”对应的三维空间和我们观测和未观测到的整个宇宙空间对应起来。至于依托须弥山的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等等天神的世界,则被搬进了多维空间里。于是,须弥山就成了一座穿越多个维度的山。

    目前比较流行的对应关系是,一“四天世界”对应一太阳系,一“小千世界”对应一恒星系,一个“中千世界”对应一千个恒星系,大千世界对应百万个恒星系。

    表面上看,这种对应是经不起推敲的。往深里看,却还有一定说服力。

    首先,我们知道太阳是围绕银河系中心公转的,月亮是围绕地球公转的,而非二者均围绕一座须弥山公转。从这一点看来,这种最基本的对应就不靠谱。然而,仔细考察,不难发现“四天世界”是一个不完整的科学模型。

    所谓科学模型就是对肉眼看不到的事物结构的假设,用以解释相应的现象。需要为之建立科学模型的,要么是大得我们无法完整看到的事物,比如宇宙。要么是小得用肉眼,乃至显微技术都看不到的东西,比如微观粒子。要么是某些人类无法解剖的事物的内部结构,比如太阳内部。科学模型能够解释所有相关的已知自然现象,准确把握某些自然规律,以准确预测某些现象的发生。一旦发现不能被模型解释的相关现象,即可否定该模型,建立新模型。

    中学物理有汤姆生关于原子的枣糕模型,这是一个已被否定的科学模型。但因为它确曾解释了原子的不少特性,对人类正确认识原子有过突出的贡献,也是科学研究过程的必然产物,因而仍可谓科学模型。

    其实,“四天世界”也是这样一种科学模型。佛教时轮部把整个南大洲(即引用经文里的阎浮洲,或称南瞻部洲,对应地球)分为12个地段,太阳昼夜运行都要照遍12段——这已经相当接近现代天体学了。现在的西藏人则还可以根据佛教的《时轮金刚续》准确测算日食月食。类似的如我国古代的盖天说和浑天说两种宇宙模型,在当今看来固然是错误的,但古人却用它们建立了准确的历法,阴历至今仍能很好地指导我国的农业生产,因而又称为农历。可见它们也堪称科学模型。

    这样看来,“四天世界”对应一个太阳系又是有根据的。

    其次,在须弥山四周还有四大部洲,即上述经文所谓阎浮提洲、瞿陀尼洲、弗婆提洲、郁单越洲,又称南瞻部洲、西牛贺洲、东胜神洲、北俱卢洲。我们已经知道阎浮提洲对应地球,那么其它三洲也当对应三颗有生命的外星球了。然而“四天世界”又对应的是太阳系,这岂不是说,我们的太阳系里有四颗行星上有智慧生命么?这显然是错误的。对于这一点,我尚未见有佛教徒正面解释过。

    有一种解释是我个人的,即四洲并不处于同一维度,只有阎浮提洲,即地球处于三维空间,其它均处于多维空间。根据是《起世经》所述四洲之人的寿命、身体条件、生活水准、精神境界都是依次提升的,最圣最妙的,就是郁单越洲。从瞿陀尼到郁单越,这三洲上的人相对于地球人简直就是神了。

    最后,拿只有一千个太阳系的“小千世界”对应恒星系,表面看来,很不靠谱。盖仅就我们的银河系来说,就有约一千亿颗恒星,也就是说,有约一千亿个太阳系。一千比一千亿,难道不离谱吗?

    有人说这里千是虚数,实际上指得更多,这个说法不免牵强。另一种说法倒颇有根据,即佛学关注的是有智慧生命的地方,没有智慧生命的地方,佛学虽然不否定它们的存在,却认为它们没有价值。这一点在前面讲空与识的那一节已有论述。也就是说,“小千世界”对应的是一个恒星系里,有文明的那些太阳系,它们约有一千个。有约一百亿颗恒星的银河系里,只有一千个有文明的太阳系,这似乎还是有些离谱,可是我们至今仍没有发现外星人,也就无法否定这种说法了。

    你也许已经发现,我在本章第一节里概述的《玄牝之门》多元宇宙观,并未将群星与大千世界对应起来。上述分析只想告诉读者,在设计多元宇宙观时,即使能找到充分的理由,也没有必要生搬硬套地把现代宇宙观和宗教宇宙观对应起来。多维空间的科学假想足以使现实世界和神话世界和谐并存,下一节就来详细阐述,《玄牝之门》多元宇宙观的设计思路。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