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二节 隐秘的科学1-《白露凝霜》
第(1/3)页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燃素和以太——被淘汰的科学理论
燃素和以太早已是被科学淘汰的理论。它们作为科学理论被提出时,的确解释了一些自然现象。然而随着它们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的发现,最终都被新的理论取代。它们退出了科学领域,却得到奇幻世界的接纳,成为构成多元宇宙的重要物质。关于这两种假设的物质,请看一下转载文字:
燃素学说
古代希腊哲学家认为,火对人类的存在,占有重要地位,特別是亚里斯多德(aristotle,384~322 b.c.),他将火和土地、空气、水并列为构成世界的要素。第五项以太,则被认为是构成星星的物质。燃烧中物体所释出的火焰则认为是燃烧时某种物质的被释出。在一七○二年,德国物理学家乔格.恩尼斯.史达尔(george ernst stahl,1660~1734)進一步发扬這观念,发表了「热素理论」(phlogiston theory)。根据他的理论,热素(phlogiston在希腊文中是「着火」的意思)存在于所有的可燃物体中,在燃烧时,即被释出至空气中。燃烧性好的物质被认为是含有大量热素,而不易燃物則是热素含量低。
热素理论很有用,因為它能解释很多現象,且对所有燃烧現象都能用一个统一原則-热素,来概括。它也能解释,为何燃烧后的物质,重量减轻,例如,木头燃烧后,就变成较轻的木炭或炭灰。然而事实上,有金属长期在空气中加热,其重量却增加,如果它也释出热素,那這热素的重量不就是负值吗?但這矛盾現象对当时多数科学家并不构成困扰;许多人认为,热素是种化学原則,就像光或重力,而不是有重量的物质。
热素理论也无法完全说明,为何燃烧时需要空气?不过,许多科学家对这种说法是,空气是用來来收及吹散在燃烧时所释出的热素。
就像其他的科学理论一样,热素理论在当时相当好用,而一旦新的学说能对实验结果作出更好的说明时,它自然就得被推翻。这只是科学过程中的一部分,许多被淘汰的理论,在科学及人类的发展上,还是有其价值的。有了理论之后,接下来就是推测,然后经由实验证明,之后,新的实验结果才能建立新理论;科学就是如此地往前迈进。理论并非一无用处,但却必须不断地修正、改进,才能为世界勾勒出一幅更清楚的蓝图。
-------------------------------------------------
燃烧过程和金属锻烧过程在十七世纪末引起了化学家的特别注意。然而对燃烧现象的解释只能根据燃烧是物质分解的固有概念。从个别地看,每一种学说不能满足当时学者们的要求。因此就出现了初始元素的折衷理论。波义耳关于元素的新观点在十七世纪初既没有得到承认,更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燃素说是在这种情況下诞生了。这一学说的出发点是想弄清燃烧现象的真实情景。长期观察表明,金属锻烧时会产生类似灰烬的产物--金属锻灰。此外,同样的观察还得出结论:从被锻烧的金属中还挥发出某些气体产物,像燃烧有机物时冒出的烟一样。虽然海尔蒙特早已确定木炭燃烧时产生“森林气”,但关于这些挥发物本性如何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一般认为燃素说的创始人是德国医生兼化学家贝歇和他的追随者施塔尔。j?j?贝歇尔(becher,1635-1682)用自学方法获得了化学和医学方面的理论和实际知识。后来他大学毕业成为医生,甚至当了美因兹地方的医学教授和那里的侯爵的御医。由于他性情孤僻,跟別人难以相处,不久就由美因兹移居慕尼黑,后来到维也纳。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