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宣扬-《后锋》


    第(1/3)页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地改革!

    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确实可以迅速地让人得到绝大多数底层老百姓的支持,可是,另一方面,它也会让占据精英层次比例最大的士绅站到发动者的反对面去。谁也难说这件事最终的结果到底会是好还是坏,尤其是还是在封建社会的时候,得罪了统治层的士绅阶级,纵然能一时得利,却往往都没什么好下场。

    不过,楚钟南是无可奈何。如果不能迅速地解决朝鲜,他就要两面临敌。这跟为了那两万整编部队的归属扯皮不同,这是事关生死存亡的。就算他明知道自己其实只是想占朝鲜的一些便宜,弄点儿兵,再弄点儿地皮,根本就没有灭亡朝鲜的意思,可朝鲜的那些士绅是不会相信的。所以,这一仗必须打。不打,就会有人推着双方来打。

    而很显然,在土地改革这个大杀器面前,朝鲜士绅们的“反抗”实在是上不得台面。

    毕竟,穷人,永远是占绝大多数的。

    ……

    大明樂祯十年七月底,小北荒执政官兼最高军事长官楚钟南命令,原朝鲜整编部队编入第四方面军,之后,“土改”战役开始。第四军除留下一部守卫鸭绿江沿岸之外,其余部队自义州出发,兵分三路,先后破盐川、定州、博川、龟城、大馆、德川诸城,八月初,安德森整军攻破安州,直趋平壤。大军所到之处,所有地主、富农尽皆受到审查。政委鲁存保命令麾下的政工人员下到乡村,推行土地政策。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同时,小北荒还规定了没收、征收和分配土地的原则和办法。

    土地改革的就像是一场来势迅急的大风暴,其迅急程度,甚至远远超出了发起者楚钟南自己。还没等朝鲜官方反映过来,这场风暴便已经扑天盖地的朝着他们压了过去。而顺着这股飓风,尤其是宣布城市居民不受土地政策影响,第四军所到之处,可谓摧枯拉朽。按照楚钟南私底下说的,这根本就是“志愿军对阵李承晚”!

    八月七日,平壤攻克。十日,南浦港、黄州攻克。十五日,海州、开城攻克;八月十九日,稍事休整,第四军前锋安德森已经攻至汉城城下。而在此之前,朝鲜君臣所纠集的军队跟第四军前锋稍一接触便告崩溃。而败逃的朝鲜士兵将近一半都加入到了小北荒的一方。

    八月二十三日,楚钟南写信给朝鲜国王李倧。二十五日,朝鲜宣布投降。第四军进驻汉城,对王室进行“保护”。八月底,李倧四子龙城大君李滚在某些朝鲜地方势力地支持下,在南方举旗起兵,反抗小北荒的侵略。楚钟南对此并没有反应,只是命令下属加紧培训政工人员,深入进行土地改革。九月中,龙城大君及其所属势力在小北荒新组建的朝鲜官军面前一败涂地,龙城大君被俘。楚钟南下令特赦,龙城大君被押往釜山软禁。

    九月二十日,因楚钟南严密封锁边境而迟迟未曾得到任何情报的皇太极终于得知朝鲜王室已降,小北荒定鼎朝鲜的消息后,匆忙率领大军赶往鸭绿江畔。清军与第四军留守部队,还有第三方面军水师在鸭绿江展开激战。清军强渡不成,损兵折将。其中,多尔麾下猛将遏必隆被第三军水师俘虏,额附扬古利被第三方面军火炮击中,当场身亡……清军暂时撤退。至九月底,鸭绿江开始结冰,第三方面军只得撤入海中,清军没了水上威胁,卷土重来。然而,第四军严阵以待,据城而守,清军屡攻不克。十月初,楚钟南自汉城北归。皇太极得到消息,情知已经失去了继续进攻的机会,又得知第三方面军主力由南关岭出发,正全力进攻金州,遂带领全军撤过鸭绿江,并派猛将鳌拜带兵支援辽东半岛守军。至此,朝鲜事件暂时告一段落,小北荒得到了朝鲜的统治权,虽然这个统治并不稳定,但随着土地改革的深入开展,获得了绝大多数朝鲜人民心的小北荒在这个半岛上站稳脚跟的日子也为期不远,朝鲜君臣还有他们国内的原士绅阶层是最倒霉的,而除了这两家,原本以为得到了一个上好机会的清军却是最为郁闷。

    不过。郁闷归郁闷。楚钟南这一回所推出地土地改革不仅在朝鲜。同样也在大清境内掀起了一股股地暗潮。而通过眼线得知朝鲜人在土地改革过程中所表现出来地狂热。皇太极和多尔衮等人也无不心悸。那哪是什么土地改革。分明就是放出了一群洪水猛兽。

    祟祯十年。十一月。宁远。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