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神秘的月球(一)-《迷失在星空》


    第(3/3)页

    这三种假说都获得了一些实验数据支持,但在某些问题上都难以自圆其说。

    随着观测宇宙学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中期,花旗国天文学家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摆脱了上述三种假说框框的月球成因假说。该假说认为,在太阳系形成早期,大约在相当于目前地月系存在的空间范围内,形成了原始地球和火星般大小的天体,它们在各自的演化中均形成了以铁为主的金属核和以硅酸盐组成的地幔及地壳。

    科学家推断,忒伊亚本是和地球同源的的运行在地球轨道上的一颗行星,运行方向和地球一样,但是比地球快或者慢60度角。这个位置在天文学上叫做拉格朗日点,是小天体在两个大天体间能够取得稳定平衡的点。

    这种行星共享轨道现象看上去很奇怪,其实即便在太阳系中也不少见。在木星的轨道上就有两群群小行星,特洛伊和希腊,分别位于木星前60度和后60度的地带。

    忒伊亚本有望成为和特洛伊小行星一样的小行星群,奈何自己初始体积较大,所以不断吸引周边的宇宙物质,个头日增,轨道因此变得不稳定,跑得忽快忽慢,偏离了平衡点,最终一头栽倒地球上。

    这个碰撞可谓惊天动地,忒伊亚自身完全毁灭,绝大部分被地球兼并,但地球也损失惨重,被撞出轨道。大堆岩浆在剧烈的碰撞后脱离了地球,飞离的气体、尘埃受地球的引力作用落在地球的周围,通过吸积,先形成几个小天体,然后像滚雪球似地形成了月球。

    “行星碰撞假说”兼容了三种经典假说的优点,能解释绝大部分地月系现象,并得到了一些地质化学、地质物理学实验的支持,但没有被最终确认。

    只要能找到忒伊亚的残骸,地月系形成之谜就可以破解,这些年包括asa在内的宇航机构发射了近二十颗太阳系探测器,希望能找到明确的证据。

    asa第一艘罗利级太阳系探测飞船于七年前发射,到去年为止共发射了七艘,重约五吨,功耗200~2000w,均使用了联合技术公司最顶级的技术,一艘比一艘先进。这些探测器到目前为止,均工作正常。罗利一号曾出现故障,但被船载智脑修复。

    罗利级探测飞船由asa空间科学研究所罗利实验室负责管理,它传回的信息非常丰富,威州日报科技版因此销量惊人,罗利实验室与多家著名媒体同时建立了合作关系。搭载了多功能元素光谱分析系统的罗利三号是发现疑似忒伊亚残骸的飞船,它和罗利四号都是为探测小行星带而专门建造的。

    asa拿到数据后联系了众多知名的天文学家,他们都认为极有可能是忒伊亚行星的残骸,因为能在太阳系中找到与地球内部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类似的星球暂时还没有发现过,但宇宙无穷无尽,不敢断定被发现的小行星就是要找的目标。

    科学家们的发言非常严谨,但媒体和普通人不太在乎这些限定严格的单词。“行星碰撞假说”大盛,本是偏门的“月球人造飞船说”几乎没有市场,但仍顽强地存在着,原因就在于月球年龄。

    月球有些岩石的年龄按照钾氩测定法超过了太阳系的年龄,即大于45亿年,这是“月球飞船说”的支撑论点之一。

    ;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