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外企来袭-《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第(3/3)页
林毅夫把这个小插曲记录下来,然后跟着李耒继续参观,他更关心农村问题,李耒在介绍的时候也更倾向于这个角度。
“首先,我们的产品就是针对包产到户后农村现状研发出来的,价格更低、更适合小面积土地使用,同时具备多种功能,农忙的时候可以用来犁地、收割、脱粒.....农闲的时候则可以用来做短途运输工具使用,帮忙拉货挣钱!”
“其次,我们在招工的时候,也会更倾向于周边的村民,在通过考核后,同等条件优先录取!”
“最后,在道路修筑、水利工程等方面,我们也会为当地提供一定的支持,减少当地农民的负担!”李耒他们除了钱,农民就会少一份摊派。
“还有税收的问题,你们给当地交了税,当地的财政情况就能稍微宽裕一些,农民身上的负担也能轻一点儿!”林毅夫补充道,政府有钱了,要办事就不会再向农民收钱了。
当然,这都是理想状况下的事情,当地只要想,收钱的理由肯定能找到。
参观完农机厂,又去了养殖场、饲料厂、食品加工厂,李耒在鹿乡的食品加工厂主要生产杏仁露、杏子酱、山楂卷、山楂酱,而在河阳这边的则是借助养殖场出产的肉蛋,生产五香鸡蛋和火腿肠等产品。
林毅夫最欣赏养殖场和当地农户的合作方式,养殖场提供饲料和良种鸡、良种猪,农户出劳力和场地在家里散养,到时候再卖给养殖场,由养殖场统一出售;同时养殖场还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疫病防治等服务。
“这种合作方式可以大幅度降低农民养殖风险,增加他们的收入,的确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广的模式!”林毅夫赞赏有加。
养殖户最大的风险有两样,疫病和销售,一旦发生疫病,单独的养殖户很难抵御,他们缺乏这方面的经验,也不会在家里常备药品;另外销售也是大问题,本地没有那么大的事情,猪肉和鸡蛋很难消化干净。
和养殖场合作就不存在这些问题了,养殖场有兽医、有各种常备药,还会定期去各家养殖户那里巡视,一旦发现问题就可以尽早解决。
同时李耒还拥有完善的销售渠道,可以把肉蛋运到大城市去销售,养殖户不愁拿不到钱。
“还不够,还需要金融系统的支持,如果能推出养殖险,这样养殖户在遇到疫情的时候,损失还能进一步减少!”日后不光有保险,还有各种补贴,不过那时候小养殖户的日子并没有好过多少。
除了大养殖场的竞争,还有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小养殖户是越来越少了。
林毅夫在河阳待了一个多月时间,又跟着李耒去鹿乡看了食品加工厂,这才带着满满的收获离去。
送走林毅夫,李耒便南下去了特区,王石热情地接待了他,带他去星级酒店吃饭招待,在翻看菜单的时候,李耒看到了一种新产品,这件产品引起了他的兴趣,国外的巨头又多来了一个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