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出口标准-《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第(2/3)页
“咱们国内也不是没有懂果酱生产的技术人员吧?要是在国内找人,不就把这笔钱省下来了么?”邢书望有点心疼了,这么多钱都够买台设备了。
“账不能这么算,咱们国内肯定有这样的人!但是他们不了解欧美人的喜好啊!生产出来的果酱肯定还是更偏向于咱们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卖不到欧洲去!佩里西奇在法国最有名的果酱厂工作了几十年,非常了解欧美客户的口味偏好,让他来指导果酱生产,生产出来的果酱肯定受欧美顾客的欢迎!”
“而且我也不是一直雇他,当时请他过来的时候就说好了,一年时间就要把侯涛他们教会,保证生产出来的果酱能打入欧美市场,花六七万块买一张赚外汇的门票,这生意做得!”李耒解释道。
在雇佣佩里西奇的时候,马天佑已经和他说好了,除了工资之外还有奖金,而是否能拿到奖金的标准就是他指导生产的果酱能否进入欧美市场,就算是为了奖金,佩里西奇也会卖力。
“这么算的话倒也划算!”听到这番话,邢书望顿时释然了,六七万块钱就能换一个赚外汇的机会,相信几乎所有领导都会同意,更何况现在还用不着他自己花钱。
而且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不用担心国内其它杏子产地跟自己争出口了,他们可没门路找到法国的技术人员。
“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邢书望习惯性问道。
“还真有,现在的翻译是马总派来的,人家最多还能在鹿乡待个把星期!您看您能不能帮我找个翻译?懂法语或者南斯拉夫语的都行!”
“懂法语的不好找,南斯拉夫语的要容易一些,我记得鹿乡当年就有不少人去南斯拉夫交流过,明天我就把人找出来,让他们到你哪儿去!”中国和南斯拉夫的关系一直比较好,双方往来相对密切。
这也是李耒在众多人选中选了佩里西奇的原因,如今国内懂法语的都是高级人才,几乎不会来他这里屈就,外事部门、外贸部门、海关这些单位就抢走了,懂南斯拉夫语的就要容易多了。
第二天,邢书望上班后就让办公室的人去查,结果还真找到一位当年去过南斯拉夫交流学习的退休人员。
这位叫李明山的退休工程师和佩里西奇见面后没聊几句,俩人就唱起了南斯拉夫歌曲,就跟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聊得热火朝天。
最难得是李明山在南斯拉夫期间还学会了当地做菜的手艺,这下佩里西奇连吃饭的问题都不用发愁了。
或许是因为奖金,佩里西奇对工作很热心,调整好时差后就马上开始了工作,先跟着侯涛一起彻彻底底检查了一遍工厂的建设进度,指出了几个小问题,然后就去山上看果林,果子的好坏将直接决定果酱的品级。
“如果排除虫子的因素,这种杏非常适合制作果酱,更难得的是这些杏子完全没打过任何农药,法国人一定会喜欢这种健康食品!”佩里西奇对鹿乡杏子的质量很满意。
可惜今年是来不及了,要不然说不定年末他就能完成任务,拿到奖金,然后舒舒服服地回法国养老去。
“这是什么果树?看起来像Hawthorn?”看完了杏林,佩里西奇又被白色的山楂花所吸引。
“是的,这是我们公司另一种主打产品的原料,你可以试一试!”李耒将一卷果丹皮递给佩里西奇。
“酸酸甜甜的,很好吃,这就是用Hawthorn的果子做的?法国的布列塔尼也有这种果树,只是远没有这么甜,当地人只把它当做观赏性灌木种植,很少有人吃它的果子,或者加工成食物!”佩里西奇挺喜欢这种味道。
山楂有很多种,分布范围广阔,但国外的品种大多都没有中国的外形好、口味甜,当地人很少食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