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徐州失守-《抗战之责》
第(3/3)页
说到最后,戴安平猛拍了一下身边的一颗大树。
“这么说,即使炸了鬼子的军需库,也没啥用处了?”肖彦梁的心都亮了半截。
“不能这么说。16日,日军土肥原第14师团偷渡黄河成功,进入了程潜长官的第一战区。妈的,他这回可是真正的‘孤军生入’,背后是黄河,西面的兰封(今兰考――作者注)、杞县是桂永清军长的第27军,东面的商丘、归德,是黄杰军长的第八军负责的。这两头一堵,徐州的日军无法东进增援,北面的日军无法南下西进增援。第一战区有十几万人马,27军、8军都是装备精良的中央军,土肥原只有2万人不到,眼看又是一个台儿庄啊。”
“所以为了进一步阻止日军增援那个土肥原,我们必须炸了军需库,延迟日军的行动,对不对?”肖彦梁反应很快,听说要围歼日军,马上想到了摧毁军需库的重要性。
“说得完全正确。”戴安平点点头,说道:“日军必定会拼了老命去救土肥原,我们必须在后面捅他一刀。这也是总部这么快同意轰炸的原因。”
“土肥原?妈拉个巴子。”应该也是第一次听到戴安平说这事,吴志伟精神一振,竟然脱口就是一句粗话。
“兄弟知道这个土肥原?”肖彦梁问道。
“岂知认识!妈拉个巴子,就是这个精通中国话的鬼子,一手策划了9.18事变。”似乎话匣子被打开了,吴志伟滔滔不绝地说道:“一开始,这鬼子鼓动我们大帅(指张作霖――作者注)独立,被大帅死拖烂打地拒绝了。当初就是这狗日的鼓动我们大帅回沈阳,结果就在皇姑屯大帅被炸死了,明眼人都知道他脱不了关系。(真实情况是:土肥原发出了张作霖离开北京到沈阳的准确时间和车厢号――作者注)。
日本人想趁大帅一死,咱东北军群龙无首,一片混乱,夺了我们东北军的大权,占领东北,不料咱们少帅临危不乱,迅速稳定了局势,而且还宣布听从中央调遣(即著名的“东北易帜”――作者注)让日本人的计划落了空。于是土肥原又策划了多起事件,直到31年9月18日。可怜咱东北军几乎一枪没放,拱手让出了东北!”
“原来兄弟是东北军的。”肖彦梁微微叹息了一声。握枪的军人,眼看着侵略自己故乡的敌人,却不能开枪抵抗,只能一步步后撤,这种滋味,又有谁能体会?不过“9.18”这个词怎么这么熟悉?肖彦梁自问道。
“9.18。9.18”肖彦梁忽然想起几年前,那些在南京接头游行的学生们大声诉说着的话:“9.18,东北军一枪不放,全部撤入关内,几百万国土尽丧日寇手中……而委员长居然还要剿共……”肖彦梁终于想起来“9.18”是什么日子了。
“妈的,原来9.18是这个日子。我以前老听学生说什么‘9.18,9.18’,原来竟是东北的沦陷日。”肖彦梁骂了一句。
“是。我就是东北军的。当初少帅组建空军,我就参加了。后来9.18事变后,我随着高志航队长来到南京军政部航空署所属的第四队当了飞行员。”
“高志航?是不是就是去年那个在笕桥痛击日本空军的英雄高志航?”肖彦梁惊讶地问了一句。
“是的。那一仗真他妈痛快,我们一架没被击落,日本人倒被我们干掉6架。第二天,鬼子不服气,上午、下午各来了30多架飞机,又被我们击落17架。兄弟我不才,也击落了2架,击伤了3架。”说起和日本空军的空中大战,吴志伟眉飞色舞的。“可惜后来我被击落了,好容易逃脱,伤好了却没了飞机可以开。”吴志伟叹了一声说道。
“那现在高英雄在那里?不知道这次会不会是他带人来轰炸。”肖彦梁望着蓝天,自言自语般地说道。
“不会来了。”一边的戴安平悲痛地接着说道:“高将军已经在去年11月28日,在周家口机场遭日军突然袭击,英勇殉国了。殉国后,被国民政府追授空军少将军衔。而此时高将军30岁生日刚过了半年。”
肖彦梁沉默无语,良久才说道:“‘青山处处埋忠骨’,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壮士们的鲜血。”
“好一句‘青山处处埋忠骨’,兄弟们,我们必须尽快炸了军需库,为创造第二个‘台儿庄’的奇迹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戴安平赞了一句,对大伙说道。
“不错,统帅部既然用已经为数不多的飞机来执行这个任务,说明总部的决心也不小。吴兄弟,这事全靠你了。”肖彦梁紧接着说道。
“放心,老子这口气也憋了好久了。”吴志伟点点头说道。
戴安平从桃子担子里取出一个包裹交给吴志伟,又把身边装桃子的担子重新布置了一下。一边的肖彦梁则简单向德贵交代了几句。
扔给城门口的警察几个桃子,肖彦梁带着戴安平顺利进了城。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肖彦梁、德贵轮番进出城,通过陈六子不断和总部往来着消息。直到肖彦梁翻译出的一封电报,里面只有简单的一句话的时候,大家伙才轻松了下来。
广告:
有时间、有恒心的朋友可以登录这个网站:
;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