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治疗刀枪外伤?” 药房里。 听闻掌柜老者的这番话,徐云顿时瞳孔一缩,神色若有所思。 虽然按照老者所言,有些药物的组合超乎了他的认知。 但中药这东西有个很鲜明的特点。 就是几味主药一确定,且不说药效如何吧,至少方子的大致用途是可以确定的。 也就是说..... 那位前来拜访老苏的西军将领,自身或者手下大概率有个伤号! 而且不出意外的话..... 此人应该受伤于西线,目前的情况非常危急! 徐云虽然不是历史专业的文科生,但得益于水以及一些相关书籍,他对于宋末这段时间总体的战局线还是比较清楚的。 因为纵观北宋后期战史,必离不开一个非常有特色的人物,也就是...... 太监童贯! 他的出身年月徐云没去记,但有个相关知识只要你看过,那真的是忘都忘不掉: 他和北宋同年死亡,期间掌管军权二十余年。 并且他的展权史往前推个三五年,差不多就是西线开打的时间点。。 公元1100年的童贯或许还没有达到自己的巅峰高度,但宋朝对于西线的战事显然已经开打。 这也就是河湟地区的收取青唐事件,基本上关注过童贯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印象。 当然了。 徐云不了解的是。 也正是在这个时间节点附近,王厚刚好被旧党打击,蔡京在钱塘时又与童贯暗通款曲,对童贯怀有感恩之心。 因而他投桃报李,极力推荐童贯成为了监军,王厚为了复起,被迫的将童贯接纳到了西军的体系里。 从那之后起。 童贯这位古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太监、北宋六贼之一,便开始了自己独霸军权的二十年生涯。 有关童贯的八卦到此打住,暂且不表。 总而言之。 至少从时间线来看,当下河湟地区的战役正打的如火如荼,有人受伤倒也在情理之中。 至于情况危急的猜测嘛...... 原因就更简单了: 老苏确实是历史上很有名的医学家,但他在医学方面主要的成就在于著出了《本草图经》,也就是偏理论向的能力。 自身的医术有肯定是有,但离一线甚至顶级医师的差距还是不小的。 毕竟医师这行有个很现实的规律,就是你想要拥有顶尖的医术,必须要先有大量的行医经验和基础。 老苏过去的履历非常清晰,除非也有徐云这种外挂,否则他显然是不具备这种实践机会的。 更别说这里是汴京,北宋的核心心脏,御医和知名圣手的数量不知繁几。 客观点说。 老苏在后选位次上能排前二十都算高了。 眼下对方求到老苏的头上,大概率便是因为先前拜访无果,只能来老苏这儿碰碰运气, 看看能不能再续一波命。 “有那面子到老苏门下拜访的西军将领, 最少也得是个振威副尉吧?” 徐云摸着下巴, 暗自思索着可能的对象: “老钟眼下正在洺州做防御使,没记错的话,四五年后才会和童贯一起出征, 另外老种和小种也没听说过谁重伤..... 难道说是老折,王瞻、或者北宋第三冤的......刘法?” 拧着眉毛思索了一会儿后, 徐云还是放弃了猜测的想法。 毕竟自己的历史储备有些贫瘠, 很多宋末名将的名字倒是知道, 怎么死、死在哪儿倒也勉强记得。 但再详细的个人履历,回忆起来就有些模糊了。 只能说从概率上分析, 战神刘法的可能性好像有些高。 一刻钟后。 掌柜将一包药放到了桌上,朝徐云拱了拱手: “药好了,诚惠二百七十文。” 永柱走过来结了账, 随后带着徐云几人匆匆赶回了苏府。 结果刚一进侧门, 徐云便见到了等候在此的谢老都管。 老都管也没打招呼, 而是直截了当的问道: “永柱, 药呢?” 永柱恭敬的将药包递给他,另一手则拿着找回的零钱: “这儿呢...另外这是找回的铜子儿.....” “铜子赏你们了!” 谢老都管接过药包, 随意一挥手,便急匆匆的转身离去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