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怕死的神棍——评勿用的《血夜凤凰》-《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贰》


    第(3/3)页

    其六比较好办的是打上水,但能不能保住水就难说了。

    其七其实是我的胡思乱想,但总觉得勿用该不止是勿用啊。

    好了,本来继续分析是新的一章,哪知道小小走了个神,就到这里,休息一下,休息^_^

    10.第八章 乱云

    记得有次看勿用兄的一篇旧文《最后一个六一》,当时我和他说:那样的事情即便是发生在上海,结果也是不会改变的,千里不同风,可感情,特别是当感情受到伤害的时候往往“天下大同”。

    方榕和叶枫分手使我想起了苗人凤和南兰,想起了苗人凤不自觉地和她说:胡一刀夫妇如何如何,他在火里,她也在火里。可惜我们往往只能要求自己,她把美丽带走,我把悲伤悄悄留下。

    当感情不得不有个了断后,勿用又借赵三这把刀把后面的情节劈开,然后又把我们带入大山。难道真的要发生什么了?

    这里有个小疑问:为什么韩老的屋子比其他的矮,好像我后面也没有看见交待...

    11.第九章 故人

    “因为我总觉得老天生个人到这个世上,总是有这个人存在的道理的,...这世界上在关心着他们,也在等待着他们的关心。”

    “从那是起,我就知道这老天绝对是没眼的,如果它真的有眼的话,那么它的眼早已瞎了。”

    老人总是觉得万物都有它的理由,哪怕无因也只是一种轮回的安排;而年青人总觉得可以改变什么,可以无视什么。简单地把两者分开和合拢都有失偏颇。那本就是人生的一个侧面,而我们不过只是执象一端。

    曾经看过《焦点访谈》一些关于西部缺水的报道,只能是无语。

    小结:连着两章没有任何起伏情节的《血夜凤凰》,在浊世中逆流而上,在还没有任何预警的前提下,一根根锁链绕了上来,一块块铁板象乌云正一点点地吞噬着什么。

    12.第十章 暗流 ※ 第十一章 逆流

    先来看看这两章发生了什么事:

    * 夜总会前,刘英奇遭难,小明从此一伤不起。

    * 福清被杀,直接导致了赵三走上了不归路。

    * 方榕重返地下拳市。

    小说的推动无非两条:偶然和必然。

    因其偶然,跌宕起伏也好,层峦叠翠也罢,方显得小说诸多巧妙不同;

    因其必然,顺理成章如是,水落云开亦如是,才显得小说到底有根有底。

    回过来看两章的主线。

    可以这么试想,如果刘英奇并没有在夜总会前飞遭横祸,他是否会铁了心和方榕干到底实在是未知之数,毕竟聊城一役,虽说铩羽而归,但毕竟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损失(叶枫,这个昔日方榕最珍视的也已经回来,并以其对方榕的熟悉——她甚至知道五凤伏魔令的来龙去脉。即将成为刘以后的杀人利器)。而在这里,究竟是谁要把他这个注定会和方榕成为宿敌的人推向风口浪尖呢?这个必然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是只能归之于偶然。

    至于小明的受伤,除了在赵三的伤口上再撒一把盐之外,似乎更大的用途在于折断方榕和正常生活的联系。其实仔细的读者也许可以发现,方榕在度过短暂的平静生活之后,凡是能够使他趋于正常化的联系被一个个地折断。这里面,有的必然,有的偶然,有的也在互相变化,但结果只有一个,这只血夜里欲飞的凤凰几乎逃脱不了毛被一根一根拔光的命运,是否只有这样?他才能涅磐,他才能展翅飞翔?

    福清被杀就显得非常必然了。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赵三基本上想把聊城建设成为一座世外桃源,而长风和四海是没那么容易“让世界充满爱”的。在狼的世界里,不被吃掉的最好办法自然就是先下手为强。而赵三显然忘记了这一点,他役使福清出马依旧还是有些善良,不管是幕后的四海,抑或是想和他谈判的长风,苍狼的死是丝毫没有意义的。而也真是对这个情况的全盘失控,造成了赵三的势力几乎在刹那之间分崩离析。有时候逼一个人是没有用的,必须把和他有关的人一起拖下水:向为生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而为之?

    说起方榕的重返拳市,我不由想起了《基督山伯爵》。可以说从这类卷土重来的小说最让作者尴尬的问题就是怎么让主角富起来。在武侠的时代是一个个的山洞,而目前比较流行的大抵有遗产、彩票、股票等等,也就是说飞来横财比较多见。而方榕则实在就是一个肉体工作者了(鉴于男妓的局限性比较大,所以一般还是言情小说的作者用的比较多),基本上就是靠力气搏生活。当他需要一大笔流动资金的时候,不由得重作冯妇。)这里我突然想起古龙的《铁血大旗门》,古龙实在是个爽快的人,兄弟有难,干脆就叫铁英奇去抢他个痛快。而正由于方榕的从业经历不同,这其中也就有了耐人寻味的地方。

    方榕的投身拳市与其说是为了赚钱,还不如说是想死得痛快一点。他几乎是渴望有人能用残暴的速度替这个贼老天把他收拾掉,然后轮回也好,沉沦也好,至少也许可以喘一口粗气。可问题是老太爷岂是那么好糊弄的,他让方榕就那么一直,赢。就算放你一条生路怎么样?就算你所向披靡腰缠万贯又怎么样?他只不过想让这个游戏变得更精彩点,豢养的宠物吃得好点可以咬得更猛,从而也看得开心一点。

    所以三件事里,这件事最为必然。

    三件事经过之后,方榕已经彻底和过去失去了联系,或者和前生又接上了头,偶然必然之间,当他凶猛地向未来走去,我心一阵悲哀。

    《第二册》完

    背后

    据说以前有人用喝剩下的咖啡渣来预卜未来,可现在的人们喝的大都是速溶咖啡,面对空空如也的杯底,又能看见什么?

    如果说把一本书的阅读里程看作是一个旅途的话,当我翻开《血夜凤凰》(以下简称《血夜》)第三本的时候,我恰似陷入了沙漠或者说掉进了深渊,或者径直就用书名来概括沿途的景色:一个血色喑哑的夜晚,没有尽头……

    13.风暴p401~428 14.苦衷p429~458 15.困境p459~487 16.血战p488~513 17.迷雾p514~542 18.妖吼p543~572 19.鬼屠p573~591

    如果说以上这些题目是一把把蓄意打造的钥匙,他打开了什么样的门?

    先还是简单介绍一下小说的故事大纲: 赵三在无奈地放弃解释之后,终于踏上了血拼的不归之路;而归来伊始的方榕面对“我不杀伯仁”的境遇,毅然地在自己早已破碎不堪的生命中压上了又一根稻草,再一根……

    《血夜》现在基本被定性为一本郁闷的作品,推敲其原因除了屡屡四处飞溅的血浆之外,还有个理由不如概括为两个字“背后”:男人的背后,平静的背后,生命的背后……

    穿梭于凡尘之间的百姓草民早已拒绝了“背后”,所作的一切无非是维持到表面的纹丝不动。至于背后,早已没了体力去关心什么背后,因为善良的人民也能意识到“背后”其实是在我们的能力之外。痛苦也许已经无法选择了,那又何必再去之面为什么理所当然的痛苦?!

    但我们也许可以看看赵三和方榕的背后。

    先看赵三。 赵三的被火并看上去似乎是由于无意间卷入了刘英奇和方榕的纷争,但只要稍微分析一下,与其说那些如雪花般砍下的长刀粉碎了赵三的基业和肌体,根本就是砍向赵三的坚持,砍向他那种试图在浊世中矜高自许的“坚持”。

    说起来有些好笑,在号称血狼的赵三凌厉的外表下,甚至一如婴儿般的纯洁,和软弱。他在一次次地挫折之后首先还是想“我是否做错了什么,我是否还是做得不够”。他似乎来不及意识到,哪怕苍狼他们没有横死,哪怕福清后来不是无功而返,甚至没有长风和四海的虎视耽耽,只要“大力推动聊城的旅游事业”这种风声一起,古城宛如**般纯洁的淳朴是那么的脆弱不堪。而赵三却还是觉得自己可以干干净净做人的话,他甚至都比不上那些举着长矛冲向风车的西班牙骑士:根本不知道究竟为何而战,也不知道战到何时才算是个尽头。不过有一点,赵三倒是和堂吉柯德惊人地相似:他们都被一种巨大的力量弹了出去!当他终于飞离了自己习惯和依赖的轨道,他将不得不思索自己的未来。当然在此之前,他还有一个使命:他还得遇见方榕。

    接下来看看这个试图归隐的小老板——方榕。 中国的哲学其实很多时候就在仕隐这两个象征的符号下面首鼠两端,难听地说就是在“达”、“穷”两个字间蝇营狗苟,好听点也许可以粉饰成在这两个字间保存最后的自由:至少是自己选择的。 方榕自然没做什么官,但如果把天妖释放的一刻看作是他自我的完全舒展,而戴上眼睛后的傻笑认定为一个男人自以为的放弃,那么他也在之间犹疑不定,两种选择都对他存在着诱惑,却又都存在着明确的危险。所以他总是在逃跑,总是在躲藏,可是多年以后,那些昔日的影响都一起回来了,而赵三的出现,使其理直气壮地放弃了再一次地奔跑,反正那么多年下来,他早已知道,背后的东西再这么躲避也甩不掉。

    于是,赵三和方榕相遇了。 记得看《水浒》中史进荒山遇险,恰好鲁智深从栏杆后转身出来,金圣叹批到:多日不见大师,想煞我也。当看见方榕终于和赵三,和“正躺在离这三十里的小镇兰亭等人救命!”的赵三的重逢,我想赵三可以送一口气,纵然以前只是淡淡的回应,那声“三哥”令这两人都会有这样的觉悟:在无尽血夜中从来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奔走,也不是一个人在为撕碎那太多人都习以为常的黑暗而一次次地煽动自己的翅膀,也许他们都隐约感到对方都相信,也必须相信的两个字“光明”就算再怎么遥远,但的确就在前头。

    据说以前有人用喝剩下的咖啡渣来预卜未来,可现在的人们喝的大都是速溶咖啡,面对空空如也的杯底,又能看见什么?

    如果是方榕和赵三面那只空空的咖啡杯呢?

    《血夜凤凰》第三卷完 作者 :luoying6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