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怕死的神棍——评勿用的《血夜凤凰》-《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贰》


    第(2/3)页

    记得无常正在山寨上逍遥,从天而降几个杂毛来他这里抢盘缠,不,是匡扶正义;

    记得杨叛兴冲冲地准备踏入江湖,可还没进城就给人麻翻了;

    那么勿用呢?

    野蛮。

    从认识勿用的第一天起,就觉得这个人很野蛮,就像小庄第一次遇见方羽,他的作品里总有这样的相遇,男人遇见男人,野兽遇见野兽,火遇见火,狼遇见狼。

    由于第五章那个只活了两章的人死掉了,他的死不能白死,从小说角度,至少令赵三要和方榕交锋一次。

    我们都是看江湖片长大的,我们的记忆里都埋藏着两个男人遭遇从形同水火到莫逆于心,而勿用的书就可以把这根筋剔出来,把早已被生活煨凉的这碗汤再烤热...

    现在来说说这碗汤的菜色:

    其一:借刘英奇受伤侧面点出“五凤伏魔印”,并正面引出“天妖”。

    其二:由眼镜碎片纠缠出赵三和方榕的对决

    其三:赵三回忆往事

    其他就是第一次把小明和小蒋这根副线挑明了,一个现在怎么都看不出有什么重要的角色——黄毛也有了个亮相。

    而这一章里大家都在抉择:刘英奇抉择了和方榕的宿命;小明抉择了作为一个男人开始对小蒋的追逐,赵三抉择了于方榕究竟是友是敌,方榕呢?自然又一次地抉择了所有的东西一个人扛。

    就我个人而言,最喜欢赵三回忆往事的一段。

    首先我对功法丝毫没有兴趣,临兵里凡是涉及到这一部分我全部不看,记得我另一个朋友很肯定地告诉我这些非但有记载有根据还有实例,我咧嘴一笑:这总让我觉得隔壁邻居孙悟空。口吐白光,飞剑千里取人头颅我倒不是觉得荒谬,只是觉得缺乏“于人为本”的精神,我喜欢杀人就让对方死得明白又无力报仇的那种,所以刀子和拳头就比较过瘾,当然,我们只是从渲染小说出发,俺们是好市民。

    赵三和方榕对决一段最大的功用是表示一下三哥的确有两把刷子,因为在后续的章节里,这两把刷子不断地要拿出来用,事实上,在张振(这个人物总让我想起中原一点红)出现以前,赵三的确要属方榕之外最能打的人,刻薄一点讲,看官们老是看方榕打,估计会厌得快。

    所以,我最喜欢的还是赵三的“你听我说。”毕竟赵三的回忆其实并不仅仅为了赵三。

    “那种被你信任和期待的人群抛弃了的感觉...那种注定了你只能生存在黑暗里的失落感和撕心裂肺却又无处发泄的伤痛感...”(主啊!你帮帮勿用,让他喜欢上标点符号吧!)”

    其实不管赵三还是方榕,他们的痛苦都具有一定的宿命性,他们不习惯将自己的痛苦转注出去,只是希望用自己的忍耐和修养去化解,可惜,解决宿醉的办法,自然是吐个干净。每当看见他们“悬崖勒马”非但没有如释重负的痛快,总是把眉头皱的越来越紧:过不了几页又要杀个痛快了!

    赵三几乎就是在这样的搏杀里送了命,刀,哪怕是屠龙刀他还是会断的?

    而方榕呢?一次次地压抑,可是一次次地只能是挥起血腥的翅膀。

    那么问题就是,那粘连的血夜是不是也是他们一手造成的呢?

    而也许此刻的方榕和赵三还是苍茫地被生活卷着往前走,他们无力停下来静静地思考。他们只能被动地去解决一个个接踵而来的烦恼,不知如何才是个尽头。

    而更讽刺的是,真正威胁这两个人的危机其实都还没有开始...

    8.矛盾

    《凤凰》属于那种在泥泞中滑行的小说。

    基本上两三章一小杀,七八章一大杀,勿用曾笑谈:这章我真不想再杀人了。小说的推动毕竟不靠这个啊,那么靠什么呢?矛盾,和所有小说一样,靠矛盾。

    基本上小说有这么几个矛盾:

    其一:方榕要摆脱(战胜?)身上的天妖。

    其二:方榕要面对刘的倾轧。

    其三:方榕要逃遁杨姓警官的替天行道。

    其四:方榕要解开赵三和其他帮会的死结。

    其五:方榕要防备他流浪岁月的那些还魂的鬼。

    其六:方榕要使韩家寨的人们喝上水。

    其七:方榕要让小蒋这样一批聊城里的普通人幸福起来。

    如果还有力气的话,自然还可能谈个恋爱,不过那个小蒋估计会给小明,小林好像要归张振...

    这里面其一是最主要的一个矛盾。方榕(其实也可以换作勿用^_^)之所以痛苦简单讲就是不知道自己算是个什么东西。有心一死了之吧,他又吃了知识的亏:一旦肉体消灭了,这事还不叫完。我一路看下来,又看出另外一个意思:这盘踞在他身上的东西又给了他强大的力量,(有很多评论都说勿用写的是绿色巨人,我觉得也有点象,甚至不要麻烦“什么从某种角度看”这类的话。就像当年周星驰版《鹿鼎记》里,林青霞不是说过“痛”能激发人的力量...)所以一旦他驱除了这个老朋友,他也许就是个泄了气的皮球?

    对了,我觉得在那么漫长的岁月里,哪怕是给方榕带来如此痛苦的“天妖”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老朋友。与其和他来个神前刀功对决,是不是还有点别的什么?

    其二基本上就没什么好说得了。可以说所有的矛盾都是纠缠于此,但问题也就在这里。

    小说的基本矛盾如果出了问题,小说就会象多米诺骨牌崩塌下来。

    目前方榕和刘就是情敌,而如果仅仅是“你是疯儿我是傻”是远远不够的,简单讲刘是公子自然也不行,“仇富”这顶帽子可不是闹着玩的?因为法术的派别之争?因为商业上的矛盾?他们的矛盾要到什么样的级别呢?要采取什么方式?

    其间有两种搏杀:一个是术法,这是勿用的“晴空霹雳”,虽然看来要坚持到底;其二是商战,希望勿用能够不要人云亦云,倒是可以考虑不择手段。

    其三不能过火,毕竟率土之内,青天白太阳啊!不过有孟在其中斡旋,我觉得最后还是英雄相惜的比较有可能。相对他,我倒是很期待“达叔”这个片警的发展,方榕要在聊城真正做些什么事,他是个不错的引子。

    其四可以说是至今支撑小说的重头戏。

    赵三属于那种逼上梁山又漂白终遭失败的例子,他只是想求一个生存的资格,自然很多的时候他不屑靠“求”而直接去抢。他卷入这件事的次序是这样的:

    1.感觉方榕要出事。

    2.从苍狼嘴里得知方榕有可能出事。

    3.苍狼的猝死使他认定了方榕有事。

    4.而苍狼本身就该是四海来收编的,无功而返和客死异乡其实结局一样。我基本倾向于哪怕赵三接受苍狼的斡旋,四海照样会杀过来。物质决定意识,聊城是块肥肉,私人恩怨是敌不过经济增长点的。所以赵三没必要过于自责,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其五是使小说不断有新的看点或是卖点的利刃,务必不断挑开读者“哦,原来是这样”的眼帘。不过枝蔓一多,收拾起来也不见得能够利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