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太空电梯计划-《登陆格利泽》


    第(3/3)页

    美国虽然撤离了火星基地,但是他们搞的那个火星轨道防卫系统还在工作,预计还能持续工作30年,显然是告诉我们,他们不做我们也别想做。

    我们可不能在30年里什么也不做,陷入危机的资本国家试图通过对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压榨来转嫁危机,然而凯恩斯3时代下的资本远不是掠夺几处土地,降低一下劳动成本就能拯救的,世界多地弥漫着火药味,而这个时代我们的太空工程就显得格外亮眼。

    月球能否成为新的波斯湾?清洁能源氦-3是否能成为解除危机的救星?

    一系列带着问号的专题报道把我们捧上了世界舞台,因为我们的计划太亮眼,以至于一些老牌的太空组织主动向我们递出了橄榄枝,欧洲航天局(esa)率先提出技术合作意向,欲用模块化太空站建设技术来换取加入月球开发计划的权限。

    就连印度、日本这样传统对立国也对此项目表示出浓厚的兴趣,而那个一开始就咄咄逼人nasa私下里的态度也软了下来。

    然而一则惊人的消息让世界震惊了,碳纳米管开始量产了!

    当这个消息传到全世界,所有航天强国全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建造太空电梯的瓶颈突破了,人类今后将有一条长10万公里的超巨型建筑立于地球和太空中间,也许不远的将来能把月球和地球连接在一起,再也没有谁能挡住中国发展的脚步了,未来10-20年,中国必将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为了构想更进一步接近事实,我国太空电梯的选址工作也完成了,地址选择在高海拔地区,干扰少,还能缩短一定距离,于是我们选定了位于云贵高原一处海拔3600米的区域,于第二年,也就是2047年1月5日正式发射一架运载火箭将第一批材料运抵同步轨道空间站,太空电梯工程正式开始。

    太空电梯听上去很高大上,其实并不神秘,这个概念已经提出两个多世纪了,早在1900年,现代火箭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就提出过太空电梯的构想,理论上完全行得通,只是苦于找不到一种合适的材料,直到21世纪接近中叶,这个材料问题才得以解决。

    你能想象一座10万公里长的巨型人工建筑是个什么概念吗?对比一下吧,港珠澳跨海大桥的总长度才55公里。

    所以外媒评论太空电梯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最昂贵的建筑,也是最疯狂的工程。

    昂贵是肯定的,但并没贵到造不起,而且建造这样一座直入太空的建筑所用的材料并不比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多,因为它需要的是长度,而非宽度。

    我们批准了这样一个项目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利用这条电梯,在太空中建造一座船坞。

    有读者会问,你们造船坞干嘛?

    造船坞自然是为了造船,而这艘船是一艘可以跨越星系航行的太空船。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