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使得所有秦国将士被全歼。” 当年,秦穆公兵败崤山的惨状,成了秦国人的血的教训。 纵然至今,依旧难以忘怀。 李斯的这番劝慰说辞,并无道理。 一旦秦国听信韩非之言,值此之际,出兵去攻赵,致使腹地防守空虚,近在咫尺的韩国,的确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威胁。 纵然依照韩非之言,进攻赵国时带走许多韩国士卒,依旧不保险。 毕竟兔子急了还咬人。 那些韩国的平民与庶民,难保不会因为秦国的威胁,被人鼓动,趁机与防守空虚的秦国拼命。 见状,李斯又再度向秦王政进言。 “能以铢两处理之事,则无需进行战争。” “臣提议,加大尉大夫之计谋,秘密派遣诸使者入各国,以钱财开道,收买游说各国重臣。” “若同意,可做秦国瓦解他国防御之内应。” “若不同意,则暗杀之。” “届时,最多亡金三十万,则中原各国皆可除矣。” 无疑,李斯的计谋非常让秦王政动心。 当初年幼之际,生活在赵国的种种经历,让当初年幼的秦王政亲眼见识到了金钱的威力与可怕。 若无贿赂,他早已经死去许多年。 …… 最终,经过一番辩论。 秦王政终究还是做出决定,听从李斯的建议,暂时将韩非扣押在咸阳城内,不过没有将其当做质子对待。 而是命其当做长子扶苏的老师,亲自教导扶苏。 实在是韩非的才华太高。 他唯恐将韩非放回去,等于放虎入山林,最终成为心腹大患。 一场最高级别的国宴,就此不欢而散。秦王政暂时并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目的,但也并非没有任何收获。 至少将韩非这个人,强行留在了秦国都城咸阳内部。 至于后续结果如何,他暂时不知。 同样,对于李斯而言,他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来临。当年那一枚树叶,就是他的危机预感。 那一枚树叶,就是他的威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