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 来自一枚树叶的威胁-《秦时天行者》


    第(2/3)页

    “……,夫赵氏聚士卒,养从徒,欲赘天下之兵,明秦不弱则诸侯必灭宗庙,欲西面行其意,非一日之计也。”

    ……

    “夫韩,小国也,而以应天下四击,主辱臣苦,上下相与同忧久矣。”

    “修守备,    戎强敌,有蓄积,    筑城池以守固。今伐韩,未可一年而灭,拔一城而退,则权轻于天下,天下摧我兵矣。”

    ……

    “今贱臣之愚计:使人使荆,重币用事之臣,明赵之所以欺秦者;与魏质以安其心,从韩而伐赵,赵虽强,则不足患也。”

    “待国事毕,则韩可以移书定也。”

    ……

    “且夫韩之兵于天下可知也,今又背强秦。夫弃城而败军,则反掖之寇必袭城矣。”

    “城尽则聚散,则无军矣。城固守,则秦必兴兵而围王一都,道不通,则难必谋,其势不救,左右计之者不用,愿陛下熟图之。”

    ……

    经过韩非一番劝慰,当场献计于秦王政。

    欲让他舍弃韩国,且去进攻赵国。所有好处由秦国独享,所有恶名怨气由韩国来背负。

    不得不说,韩非的一番话语,说的秦王政心中有些心动。

    差点儿就忍不住当场答应下来。

    但在他强行冷静下来后,反而对韩非的才华与能力,越发感到钦佩与认可。想要得到韩非的心,也更加强烈。

    “韩非,孤可以答应你。”

    “但条件就是,你必需要留在孤的身边。”

    “你可愿意?”

    听到秦王政的这番话语,韩非陷入到短暂沉默中。

    凭心而论,他根本不愿意在这样的时代留在秦国内部,因为一旦留在这里,就等于他再也无法影响韩国。

    只能眼睁睁看着韩国走向灭亡。

    就在韩非思考对策的时候,李斯站起身,拱手向秦王政作揖,力谏劝慰。

    “启禀王上。”

    “韩国距离秦国太近,实乃心腹之患。”

    “一旦秦国举全国之力,出兵去攻打赵国,那将无人能够保证近在咫尺的韩国,不会趁虚而入,反克秦国。”

    为了让自己的说法更加具备说服力,李斯又举例曾经发生过的真实例子,将秦王政进行举例陈述。

    “遥想当年,秦国穆公未听主政大夫蹇叔劝谏,执意远袭郑国,结果惨遭大败。”

    “然,在归途中,又遭遇晋国之突然背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