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1回:治西凉一-《三国忽悠记》
第(2/3)页
要想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政治两大体系建设,所以彭羽决定在西凉**分九个阶段来稳步施行。
第一步,广为宣传。
宣传可不是将彭羽所要做的事情毫无保留的宣传出来,而是跟着阶段的施行也分阶段的宣传。
犹如盲人摸象,政治体系是象,其他人皆是盲人,而彭羽要做的,乃是先只让他们去摸象腿,让他们心中疑惑,心中好奇,虽然他们并不知道“象”,但必须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到“象”身上,至少要达到人人皆知、人人关注的目的。
在东汉的时代,欲要宣传一件事,达到人人皆知的目的,这可不容易,就算是陛下的一道政令,欲要人人皆知,都需要许多时间的沉淀,各级官吏的努力,才能让百姓们尽知。
可彭羽却没那么多时间等着百姓慢慢沉淀了,而且要让百姓尽知对于他人来说可能难上加难,可对于彭羽来讲,简直不费吹灰之力耳。
报纸!
彭羽有的是纸张,而且卖书多年,活字印刷早已炉火纯青,只要彭羽一句话,报纸就可以立即诞生,而报纸作为媒介充当彭羽的喉舌,彭羽估计报纸宣传一天,恐怕就比西凉所有官吏全身心投入宣传一个月的效果还要好。
特别是报纸算是新事物,必然能得到所有人的追捧。
当然彭羽的报纸可不是天天有更新,只在彭羽需要的时候才会行!
什么需要?当然是控制舆论的需要。
第二步,控制舆论。
彭羽的控制舆论或者可称为引导舆论,以报纸为喉舌广泛的宣传来引导着舆论,让彭羽要做的事情得到绝大多数百姓的拥护,一旦百姓拥护了,官吏皆是彭羽任命的心腹,他们岂能不拥护?
当百姓与官吏之中绝大多数人的言辞一致,彭羽虽待在府内,却能带动着主流的言论,并让绝大多数人打从心里拥护彭羽的决策,这必然能使得彭羽的政治建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特别是还能预防流言及谣言的产生,杜绝妖言惑众者又借彭羽施行的政策往彭羽身上套上各种枷锁,更避免了修建大坝时“天灾**论”或类似的言论再次产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