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说起造船业,这也是康宁需要尽快熟悉的产业之一。作为参宿七的儿子,黄林对康宁并没有多少怀疑,反而寄希望于他日后能成为自己的舰队指挥官。毕竟手底下鱼龙混杂,像康宁这种可信的人,实在太少。 黄林对于造船业的相关知识,也该找一个衣钵的传承人了,或许,拥有张松之能的康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总之,这个孩子是接下来的各个计划当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送走尚宏之后,黄林缓缓抬起头,观察着天上波谲云诡的天气。白天是看不见他喜欢的星星的,所以只好用不喜欢的云彩来打发时间了。 黄林对于航海的热衷,其实并非偶然现象。 如果将气象学踹给地理学的话,那么天文学最早的实际应用之一,其实就是航海。 依靠星星辨别方向,是很多西方航海家常用的手段。除了个别星星的相对位置以及它们之间连线的指向之外,还有诸如牵星法之类的航海技术,在判别纬度等重要位置信息的时候,需要抬头看一眼天上的星星们。 现在,黄林的每条船都已经装备了六分仪,并且配备了已经学会如何使用它们的水手。 但是,只有这些还不够。他需要一个专门培训水手的学校,还有一个专门学习造船技术的学校。他始终不能相信那些依靠口口相传的工匠,能够稳定将他带给这个世界的技术传承下去。 又是关于教育的问题,所以,又是关于康宁的问题。 只是,这个问题要更加的长远,就算是一切顺利,恐怕也将是五六年后的事情了。 至于他的梦想,那恐怕就是更加长远的事情了。 看了一会天空之后,黄林缓步走回了自己的书房,双眼直勾勾地看着摆在中央的沙盘地图。这是他从穿越者的故乡带回来的东西,测绘的误差并不大,至少,要比现有的舆图小得多。 为数不多的区别就是河口附近的填海造陆等引起的古今差异。但这也没关系,可以根据古代的地图进行修改。 沙盘的制作其实问题不大,难题在于缺少足够精准的数据。只要有数据,在这个时空就可以请人做出足够出色的沙盘。只不过,黄林,还是选择了使用自己带来的这款。 因为只有这款的精准度能够配得上他的野心。琉球,只不过是第一步,吕宋、交趾、渤尼、那只更遥远的满剌加,甚至南端的澳洲大陆,东边的密克罗尼西亚,西边的印度半岛,北边的鄂霍次克海。 待到二十年后,崇祯让大明烽烟四起的时候,就是他从四面八方向心突击,逐鹿中原的时候。 金角银边草肚皮的道理,并不是只有下围棋的才懂。 这时,门外忽然传来李铎的声音。 “老板,徐鸿儒转呈的康宁密函到了。” “说了什么。” “需要物资补给。火铳、大袍、战船、粮食还有防刺服……” “都给他,我只想让她尽快结束大陆上的事情。” “老板,其中有几样是比较敏感的商品。” “没关系,我已经等不及了。你也应该知道,我们现在的局面。万事俱备,只欠康宁。”(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