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诺大一盘饺子,不差同行的嘴-《明末之秽土转生》


    第(2/3)页

    “好。”康宁笑道,“既然出了桃花源,就不能不理风尘俗物。今日偶遇兄台,甚是投缘,不如兄台去我家小住,于我说道说道这大千世界。”

    谈以训本就盘缠吃紧,加之路程行了大半,所剩更是无几,遇上一个管吃管住的,还只需要自己讲几个故事就行,那还不称了他的心,如了他的意。

    “那就叨扰贤弟了。”

    于是,康森和康淼互相搀扶着,元方跟在他们身后,商辛最喜欢听故事,也就跟在康宁身边,至于杨大眼,则无所事事的四处张望。

    一行人就这样启程,准备返回沂州城。

    半路上,康宁让元方前往康家在城外郊区的别院,召集在那里的家丁入城,以防晚上发生不可控的变化。

    其他时间,他都在听谈以训介绍那位子明先生。

    “子明先生博通古今,年起轻轻就著书立说。他的《论语新解》,俨然大师气度。贤弟有时间,一定要弄一本拜读一下。另外,子明先生对杂学也是颇有研究。听说,他改良了王祯的活字印刷,还创办了一种叫做报纸的新鲜玩意儿。”

    康宁一边听着,一边在心中哭笑不得。这是典型的穿越者手法。不管《论语新解》是修改钱穆的,还是别家的,至少不会是他自己写的。至于王祯的水利转轮排字架,更是穿越者的法宝。报纸这玩意儿,只要扣上一个教化黎庶的高帽子,谁敢说他不是在履行孔夫子交给士大夫们的使命?

    想不到短短的时间内,康宁就确认了三位同行的出现。其中的徐鸿儒已经引起了锦衣卫的重视。孙文琦漂泊江湖,不知道有没有被发现。至于这位石子明,如此招摇,恐怕也不会躲过锦衣卫夫差局的眼睛。

    想起夫差局,康宁突然觉得,这机构的名字取得很有意思。夫差的一生,先以攻伐越国拉开了自己称王称霸的序幕,然而最终却败给了卧薪尝胆的勾践。

    “越”字,是他一生摆脱不掉的诅咒,成也是他,败也是他。

    也是这个“越”字,恰恰也是穿越的越。似乎也在暗示大明,如果能处理好和穿越者的关系,依仗他们或许可以成事,改变历史的命运,如果不能,反而招致穿越者群起割据,那说不定只能按照原有的历史轨迹,滑向社稷倾覆的深渊。

    看来给皇帝提意见的那位高人,也不简单呐。

    不过这些想法,康宁是不能和谈以训分享的。同行是冤家,以后发生摩擦的概率,很可能大于合作的概率。所以他得隐藏自己,到时候至少有地名我按的策略优势。

    所以他现在,只能像一名真正的土著一样,带着浓重的好奇问:“解论语的多了去了,活字印刷我也在书上见过。只是这报纸是何物,跟邸报一样吗?”

    “当然不一样了。邸报那是给官员看的。那玩意儿咱们西汉时期就有了。听说西边曾有个大秦帝国,在西汉神爵四年也弄出过一份官办邸报,叫什么每日纪闻。子明先生就用了这个名字,不过不是给官员看的,而是给老百姓看的。”

    每日纪闻?那不是凯撒大帝鼓捣出来的玩意儿吗?后来因为财力不支等种种原因,太监了,没能坚持多长时间。

    “给老百姓看的?”康宁故作沉思之状,然后拍手叫好道,“这才是宣传教化!士大夫鄙薄黎庶,至圣先师的话,他们可做得不咋样。如今,终于有了位真儒。”

    康宁早就在言语之中,听出了谈以训对于这位石子明先生的推崇,自然是把无需成本的马屁送上。

    谈以训闻言大喜,以为康宁是和他一样的同道中人。

    “贤弟当真这么想?”

    “自然当真这么想?”康宁一脸正义感十足的模样,然后又摆出一副谦虚讨教的模样,“怎么?小弟刚才说错什么了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