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樊楼会友以水墨-《宣和画卷》


    第(3/3)页

    徽宗再度打量了楚风一番,明显对自己的选择十分满意。

    这时候也不知到底想到了什么,再度发出一道笑声来,让楚风完全摸不到头脑。

    大概一炷香的功夫,马车穿过闹市与宽阔的街道,真的来到了东京城里最为出名的一道烟花巷陌当中。

    这是位于东宋门御街的北端小巷,道路微窄,楼牌林立,即便没有到夜中灯火通明十分,也隐约能够看出其中的喧嚣与热闹来。

    徽宗与楚风驾车到达的时候,还只是申时初刻,天光大量着,距离入夜还有一段不少的时间。

    领了吩咐下车,楚风站在车门口四下去瞧,还没等他注意到对面风月之地的种种,首先夺了他的眼球,令他大吃一惊的,是马车周遭那些林林总总的护卫与仆从。

    在书画行的时候尚且没有来得及细瞧,还以为这位贵人身旁带着七八名精壮下人,已经足够多了。可是如今到了这前后都清静的街道上,这些仆从侍卫无处可藏,楚风才发现,原来这贵人身后竟带了二三十的手下,只是大概害怕惊扰到贵人的游玩,所以只穿了寻常百姓的衣服,藏匿于热闹的市井之间了。

    只是如今这烟花巷子里,前后无人遮蔽,这时便完全显露出来。

    楚风自然吃了一惊。

    他的吃惊自然逃不过徽宗的眼睛,徽宗微微一笑,没有多说,只拍了拍楚风的肩膀,示意他跟上来。

    楚风不敢大意,一面在心里猜测着眼前这人的真实身份,另一面退后半步坠在徽宗身后。

    楼前挂着一个烫金的匾额,上面用纤秀的行楷写了“樊楼”二字。即便只是站在门口,一种异样的脂粉香气便已经扑鼻而来,就算是再清纯的少年郎,恐怕也能够猜出这地方是做什么的。

    楚风的年纪,虽然按照现在这个年代的看法,尚未行冠礼,算不得真正的成人,但不得不说,他的内心与这个年代的同龄人比起来,成熟或许不敢多说,但“清纯”与否,是楚风心知肚明的。

    这个年代再怎么过了边际的春gong图、小黄书,说到底也终究只是依靠着人们的幻想做文章。而后世的东西究竟如何,能够到达什么样的程度……这恐怕是这个年代的人再怎么幻想也贴不到边儿的风景了。

    进门的时候,自然有人姑娘来迎。

    只是他们这时候来的实在早了些,姑娘们大多还在梳妆,但不知为什么,这樊楼与巷子里其他的青楼楚馆不大相同,整个大厅都在布置着什么,许多小厮上上下下的折腾着,虽然说不上喧闹,但也能够看出一些东西了。

    花厅戏台的右边,一道红色的绢布从二楼阁楼上放了下来,发出一道“呼啦啦”的声音。

    横幅似的东西在空气中颤动了两下,摇摆着平静下来,楚风这才看清,上面写着“樊楼会友以水墨”几个大字。

    不过片刻的功夫,戏台左边的幅绢也同样呼啦啦的放落下来,上书“胭脂旖旎向丹青”。

    楚风瞧着,心里猜出了七七八八,这时不免有些好奇。

    “杭州城这等风月巷子里,可曾办过类似的事情?”徽宗看了楚风一眼,微笑而问。

    楚风道:“未曾见过。不过,杭州城多是画舫,这等风月巷子并不多见。”

    徽宗闻言赞叹一声:“江南水乡,到底不同于中原之地。”

    “哎哟!这不是萧郎君!您许久不曾来了,快请进,快请进!我们家妈妈今天早上还在念叨,说若是萧郎君您不来的话,这一场丹青会友怕是也无甚意思了。”

    看来徽宗是这里的熟客,小仆远远的就认出了他,这时候恭恭敬敬、满脸堆笑的奉承着,把徽宗往里面引。

    “姑娘们还没有梳妆完毕,这时辰还早,萧郎君您看我们是先为您置办酒席,还是找小丫头来唱唱小曲?”

    徽宗熟门熟路的往二楼阁楼走去,边走边笑着吩咐:“先找个位置最佳的房间,酒席先置办着,其他的事情并不着急。还有,今天的主角不是我,而是边上这位楚郎君。要参加这场丹青会友的,也是他。”(未完待续。)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