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樊楼会友以水墨-《宣和画卷》
第(2/3)页
楚风点了点头,跟随而出。
方才刚刚下马的时候,楚风便瞧见了一辆华盖马车在外面门口等候,果然是这位贵人出游用的。
这时候站在门口去瞧,齐大和她那匹神骏的身影早已不在,方才简单接触,只淡淡的说了几句话,如今便又消失在眼前,不知何时才会再见了。
一种淡淡的惆怅忽然从心头泛起,楚风自嘲的笑了笑。
“楚郎君,请上车罢!”
贵人已经蹬车,马公公帮忙掀着车帘,笑眯眯的看向楚风。
楚风没有多想,点了点头,踩着下马石蹬车而上,坐在了贵人的对面。
车帘被放下来,马车徐徐而行。
微微一愣,楚风问道:“马公公不上车么?”
“他在前头车辕上坐着就好。”贵人微微一笑,上下打量了楚风一番,“几日不见,风度依然。只是你这身衣服,怎么看都显着寒酸。我看你们店里的其他朝奉,身上穿的衣服料子也是很不错的,怎么偏生你如窘迫?”
“呃,”楚风挠了挠头,只好如实回答,“只是觉得布衣穿着舒服,也没有什么其他的道理了。再说,白衣卿相,应该也不算寒酸罢?”
贵人闻言微微挑眉,笑道:“哦?‘才子词人’虽然是‘白衣卿相’,可是当年柳三变填完这首词后,仁宗皇帝可是批了一句‘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你就不怕步柳三变后尘么?”
楚风尚且不知道对面所坐的就是徽宗皇帝,当然不理解徽宗话里深藏的那一层意思,于是笑道:“‘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若是能够‘偎红倚翠’,其实也算是平生一大畅快之事了。”
“哈哈!你这小子果然有趣,看起来倒也是个温文尔雅的郎君公子,怎么,实际竟是这样的薄幸郎么?”
“‘十年一绝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在下怎么说也是在杭州城生活多时的,江左之地,风liu满怀,恐怕想不这么想都不能。”楚风笑道。
徽宗闻言。眼睛不免亮了亮:“江南真的那么好么?”
楚风笑叹道:“正所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绝对不是胡乱说的。”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话倒是头一次听说,不会是你小子随口胡诌的罢?”徽宗笑道。
楚风闻言微微一怔,心想难道这句话现在这个年代还未曾有?
他哪里知晓,这一句在后世尽人皆知的话语。是南宋诗家范成大说出来的。于是只信口胡诌道:“江南之地的百姓自夸之言,但是依我亲眼所见,的确也是盛名之下无虚士了。”
徽宗点了点头,赞叹一声:“若是有生之年能往江南走一走,恐怕也不枉此生了。”
明显听出了对方话中的怅然,那种感觉仿佛在说“终生无缘下江南”一般,楚风不免觉得奇怪,开口问道:“江南距离东京城倒也说不上天涯海角,以客人您的财力和身份,应该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才是。”
徽宗听闻之后笑了笑。并没有回答。
楚风见状,便也不再就此事多说,心想不管对方的身份如何尊贵,大概也有一些不能言说之苦痛罢。有生皆苦,这也是难以抗拒的事情了。
“不知客人要我同去何处?”楚风看着车窗外缓缓流动的街景,心下好奇。
自己这样大的人了,一来没有钱,二来没有势,绑架自己完全没有意义,所以他倒也不怎么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只是好奇心的确是有的。毕竟对方一位贵人这样大张旗鼓的来找自己,想来定然有异常重要的缘由。
徽宗嘴角一扬,轻佻中显出几分雅痞的味道来:“你放才不是说了么,又要寻那‘烟花巷陌’。又要找那‘偎红倚翠’的。我今日便让你圆了这个心思,如何?”
“那敢情好。”楚风以为对方在开玩笑,便笑着应了一句。
见对方竟然不再反驳,不免又是一怔,眨了眨眼睛,表情复杂的笑道:“客人是在说笑吧?”
“哈哈!怎么。你这个想要‘赢得青楼薄幸名’的‘薄幸锦衣郎’,如今竟畏缩不前了么?”徽宗哈哈大笑一番,又道,“不必担忧,是好事情,不会害你的,反而对你来说也有些好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