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财团十六-《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


    第(3/3)页

    “一国两制”最初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19ul年,**在与印尼总统苏加诺会谈时,曾说过这样的话:“如果台湾归还祖国……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是一国两制的最早雏形,而根据沈冲查到的报刊资料,邓公在1978年,连续数次提及有关“一国两制”的概念。

    10月8日,邓公在会见日本文艺家江藤淳时说:“如果实现祖国统一,我们在台湾的政策将根据台湾的现实来处理。比如说,美国在台湾有大量的投资,日本在那里也有大量的投资,这就是现实,我们正视这个现实。”

    这话意味着,中国政府在统一后将尊重台湾的现实情况,并保护外商投资,这是邓公关于“一国两制”构想的最初思考。

    ll月14日,邓公同缅甸总统吴奈温会谈时谈到台湾问题,又说:“在解决台湾问题时,我们会尊重台湾的现实。比如,台湾的某些制度可以不动,那边的生活方式可以不动,但是要统一。”

    到了1979年,3月39日,时任香港总督的麦理浩访问北京,邓公明确提出,]年中国收回香港后,香港还可以搞资本主义。

    邓公的话,在香港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这也是沈冲打时间差,捣鼓“一国两制”的灵感之一,因为根据记忆,直到19年l月,邓公才最终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概念。

    “一国两制”在短短两三年内成型,并最终成为政策,说明国家高层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多少分歧,风险很低,而香港回归问题迫在眉睫,邓公必然很上心,这是沈冲最终选择用它来当大招的缘故。

    现在,这个大招终于开花结果了——他的所作所为,外界无从知晓,但在高层心中,他是香港问题的权威,以后回归谈判和基本法什么的,他很有可能有机会去掺合一把。

    不过当前而言,“一国两制”的大招效果已经过期了,想要继续吸引高层的眼球,是该要发下一个大招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