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合拍-《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


    第(2/3)页

    沈冲口若悬河,把胡金铨的生平简单介绍了一遍之后,又加了一句:“胡导演是一位非常爱国的艺术家,他曾经说过,在电影创作中,凡是不利于炎黄子孙,不利于严肃艺术者,若予接拍,虽得盈利,但无以为人。”

    下面听众闻言,立刻鼓掌,还有人打破沉默,大声叫好。

    胡金铨欠沈冲一个人情,又和张爱嘉关系匪浅——在拍摄《山中传奇》的时候,他们两人以父子相称,可见关系之深。

    因此胡金铨算是半个自己人,沈冲此时大说好话,是为未来做铺垫。

    要知道中国合作制片公司1979年8月成立后,三年都没生意可做,直到1982年才和日本合作,拍了第一部电影,如果在这个空档期里,他搞个大投资,让胡金铨回内地拍摄,吃第一口螃蟹,这其中可捣鼓的地方,就太多了……

    内地深受苏联电影思想的影响,奉行导演中心制,一部电影最受关注的就是导演,像徐枫、石隽、孙越等主演又都是台湾人,所以沈冲一笔带过,不多介绍,开始说起这次观影会的主题。

    “这部电影,是胡金铨导演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在韩国的济州岛……啊,不好意思,各位,我说错了,是南朝鲜的济州岛,在那里取景拍摄的。”

    陈播在台下,摆了摆手,示意不要紧,让他继续讲。

    “这部电影是发生在寺院里的故事,胡导演本来是打算回内地拍摄取景的,毕竟要论山川之秀美,建筑之宏大,任何地方都比不了内地,只不过因为台湾方面的阻拦,让投资商心怀犹豫,所以最终去了南朝鲜拍摄。”

    “南朝鲜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有不少唐宋时代遗留下来的遗迹古寺,在这部电影里,大家看到的,都是真的寺庙,没有搭棚布景,不过朝鲜的寺庙不如中国的宏伟壮观,所以胡导演在多家寺庙取景,然后剪辑拼凑成一家。”(注2)

    “下面我来说说香港去韩国拍摄电影的流程……”

    从八十年代起,一直持续到二十一世纪,合作拍片是香港和内地电影行业交流融合的主要渠道,沈冲对此,不可能不做功课,所以世界上主流的国与国之间合作拍摄电影的规章制度,他都有研究,说起来头头是道。

    “……总而言之,目前世界上各个国家之间合作拍摄故事电影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联合拍摄,双方各自拍出导演,编剧,演员和其他创作人员,共同创作。第二种是协助拍摄,一方投资,另一方提供人员,场地,器材等辅助工作,收取一定的费用,《空山灵雨》去南朝鲜拍摄,采用的就是第二种方式。”

    “合作的方式不同,最终的利益也不同,合拍的话,双方都拥有电影的版权,根据具体协议,共同享受电影上映后的收入,协拍的话,拍摄完成,合作关系就基本结束了。”

    “小沈啊,你说的这些,我们都有所了解。”他说完之后,陈播开口说道:“你别藏着掖着,说点我们不知道的东西。”

    “陈局长,在你面前,我哪敢藏着掖着啊,我是真的才疏学浅,所知有限。”沈冲叫苦,环视了一圈放映厅,然后说道:“我也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想了解哪方面的东西,大家有什么问题,直接问我好了,只要我知道的,一定说个明白。”

    “这样也好。”陈播站起来,转身对着后排的观众,说道:“大家有话就问,小沈是个百事通,机会难得,好好把握啊。”

    一个中年男子立刻举手,看到沈冲点头,站起来问道:“小沈同志,你说合拍双方可以共同享有电影版权,那么合拍的影片,是国产片还是进口片?”

    问的好!

    沈冲几乎要为他鼓掌了。

    内地此时基本没有什么版权概念,对国外电影市场也缺乏了解,在中国合作制片公司的章程里,规定合拍电影,内地享有国内放映权,外资拥有版权……(注3)

    这可谓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在内地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国内放映,能赚几个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