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孙提辖(求推荐,求收藏)-《水浒之汉颂》


    第(1/3)页

    话分两头,且说孙安跟着那公人来到知州衙门,见了知州当面。

    “草民见过知州相公,不知相公唤小民所为何事?”孙安行礼。

    “壮士快快免礼,壮士力擒施威此贼,实乃一件功劳。不知壮士高姓大名,家住何地,到此明州来所为何事啊?”知州面带笑容。

    孙安不知这知州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答道:“小民孙安,泾源人氏,护送一位朋友至此,施威一事不过恰逢其会,不敢居功。”

    知州颔首,见孙安进退有据,毫不居功,心中微喜,又道:“原是关西人氏,本官也是关西五路熙和路人,如此说来你我倒是乡中。不知孙壮士可有公职在身?”

    “不曾有。”

    知州闻言更喜:“如此却好,我这明州有两营兵马,你既是立下功劳,又与我有同乡之谊。我欲留你在此做个提辖官,不知壮士意下如何啊?”

    孙安一惊,这提辖官可是一州显赫人物。

    按照宋军的理论编制,一百人为都,五都为指挥(营),五指挥为军,十军为一厢。因此每厢理论上应该有两万五千人。

    但实际上,没有哪支军对的厢能达到这个理论数字。就是上四军,捧日军和天武军四厢也不过一万八千人。离理论上的十万人差得很远。

    再加上借虚籍之便冒领军俸,也就是吃空饷的。像明州这种散州,能有两营一千人马算不上少了。

    孙安道:“多谢相公抬举,只是孙安家中尚有老父,身为人子,理当留在身边照料。”

    知州笑道:“这有何难,只遣人马将令家人接来此处就是了。壮士在这里做提辖,岂不胜过在关西赋闲?”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孙安再拒绝就有得罪人的意思了,便无奈的应了下来。

    知州心喜,叫来通判,批下公文,差人送到京中,只待枢密院文书下来,就是孙安得官的时候。

    。。。

    “嚯!这聚德楼当真气派!东家两千贯买来可是不亏。只这一栋酒楼买下来,东家就没白来明州一趟。”

    刘三儿东摸摸,西看看,一副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样子。

    这怪不得他,往日里在酒楼里吃饭也只是吃饭,不像现在,整个酒楼,连同后面的大院子都是周泽的,刘三儿自然与有荣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