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寄生虫》是剧情片,有类似揭露现实的文艺片味道。 这类电影,票房想大爆,跟《黑暗骑士》这样具有浓烈商业味道的大片比,不太现实。 但即便如此,大宇公映首日票房也达到了三千万。 这还不是节假日。 等周末到来,票房直接翻了两翻。 随后在十万人9.0的评分中,票房彻底被引爆。 同期的一些商业大片哀嚎,躲开《黑暗骑士》,躲开《穿越时空的爱恋》,却也躲不过《寄生虫》这样的剧情片。 “文艺片为什么能这么火?” “鬼知道!” “额,拿奖了啊,编剧还是平阳王。” “卧槽,原来是这样!” “平阳王也太狠了吧,文艺片还能整成这样。” “平阳王只是个编剧啊,为什么有他的电影都大卖。” “邪乎了!” “哈哈,说明黑他的人,其实多是水军。喜欢他的人,还是很多很多的。” 《寄生虫》在美利坚上映后,诺兰抽空去观影。 看完后,坐商场咖啡厅里,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部电影,他看出的东西更多。 它讲的是一个底层家庭依附富人家庭,最后幻梦破灭的故事。 主角一家四口,想尽一切办法,去为一家富人家庭打工,儿子做英语老师,女儿做美术老师,父亲做司机,母亲做女管家。 为了混进这座豪宅,多赚取一点工资,他们机关算尽,使出了各种“卑劣”的手段——伪造大学学历,一家四口假装互相不认识,用内裤陷害前任司机,用水蜜桃陷害前任保姆,逼得他们失去工作,自己趁虚而入,去给豪宅主人打工。 他们也不是一般的穷人。 儿子的英语水平,远高于一般大学生。 女儿的艺术天赋出众,知识丰富,能言善辩,而且能够熟练伪造各种证件。 母亲一手好厨艺,还是链球运动员出身,力大无穷。 父亲是一位技术精湛的“老司机”,不用地图导航,就能带乘客去高丽所有地方。 但是,无论他们展示得多么能力出众、举止得体、假装受过良好教育,出身不低…… 富人一家,都能够轻易闻出他们身上的“味道”,那是“地铁里的味道”。 地铁的味道,是什么味道? 是形形色色工薪阶层身上的味道,廉价洗衣液的味道,炎热的季节中的汗水味,雨后大家鞋子上的泥水味,体力劳动者身上的尘土味,长期居住在不见天日地下室中的霉味。 普通民众,闻不出什么是“地铁的味道”。 但是,电影中豪宅的男主人闻得出,他们家的小男孩也闻得出,他说:“他们身上有一样的味道、老师身上的味道,都是一样的。” 主角一家四口,靠着“不择手段”和出色的技能,骗取了豪宅主人家的信任,赶走了原来的女管家和司机,成功获得了每一份工作,成为了这个富人家庭的“寄生虫”。 他们还感慨,主人夫妇很善良。 “他们那么富裕,还那么善良......” “正因为他们有钱,所以他们才善良!” “钱把一切都熨平了.......” 表面上看,是有那么一点道理,富人生活优越,从小就被保护得很好,接受良好的教育,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讲白了,就是“体面人”。 为什么发达国家会出现那么多的“动物保护主义者”、“环境保护主义者”? 那是因为他们的祖辈通过战争、掠夺、暴力完成了原始积累。 所以,他们的后代,可以体体面面做人,可以学习音乐、诗歌、艺术,成为一个看似高雅的“上等人”。 在巨大的财富优势下、他们根本不需要去争什么,抢什么,所以,他们看起来都很“善良”。 而穷人,如果生活在一个资源稀缺、不公平的世界里,他活下去就要拼尽全力,他还哪里顾得上什么“体面”? 他们每一刻,都在和他人争夺生存的资源。 所以,他们中间,必然会有人做出一些不道德的事情,工厂的工人会偷懒,菜场的小摊贩会短斤缺两…… 但这钟“不道德”,并不是天生的“不道德”,而是形势所迫。 有句话说得好:“你批评他的时候,首先要想一想,他并没有你的条件。” 当主人一家出门野营,主角一家则展示了贪婪的一面,他们鸠占鹊巢,在主人家大吃大喝、在女主人的浴缸里洗澡、翻看小女孩的日记…… 此时,他们却发现了另外一个秘密,那个被他们设计赶走的女管家,居然把她的丈夫——一位创业失败者,常年藏在豪宅的地下室里,不见天日,他们也是一对“寄生虫”。 在戏剧化的冲突中,两个穷人家庭为了各自的生存权而搏斗,主人一家却不期返回,情急之中男主的妈妈一脚把女管家踹下了地下室,这个女人脑部受了重伤,当晚死去。 而主角一家则冒着暴雨,逃回自己家——已经水漫金山的地下室。 最后,这是一个悲剧,藏在地下室中的可怜男人,为自己的妻子报仇,杀死了男主的妹妹。 而自己被男主悍勇的母亲用烤肉的铁枝捅死,男主的父亲,在富豪面对“穷人的气味”露出厌恶表情的时候,一刀捅死了这个“善良的富人”…… 这部电影,很难去批判,谁对,谁错,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只能说,双方根本不能互相理解。 当男主一家的地下室浸泡在污水中,全家像蟑螂一样走投无路的时候,豪宅中的小主人,还在暴雨中的草坪上搭帐篷玩。 当男主一家在地摊上买衣服的时候,豪宅的女主人,正在她漂亮的衣帽间里打转。 当主角一家还在考虑地下室里那对穷人的死活时,女主人却在考虑怎么给她的儿子举办生日宴。 这对富人夫妻,虽然精明,虽然有点虚伪,但真的不是坏人。 他们只是更关心自己的感受,忽略了“地下室人们”的感受。 这不是恶意,而是懵懂无知,不能怪他们。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