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无良的赵史-《汉明》
第(3/3)页
赵史的计策绝不绝?
都绝到他家祖坟了!
……。
祖大弼其实判断得出城外泰州卫不断地进攻是佯攻。
可判断得出归判断得出,应对还是必须谨慎应对的。
所谓佯攻,那也是攻啊,谁能保证,佯攻不会突然变成真攻了呢?
所以,这一夜的聚精会神,让祖大弼确实忽略了身后城下,还有这么一群乱兵。
祖大弼是太相信这支汉八旗的战斗力了,当然,汉八旗的组成,那都是老兵,除了从降清的明军之外,就是从东北征召的当地汉人。
无论从体格和对刀剑弓弩熟稔的天性,都不是寻常南方人可以比拟的。
可问题是,那得看时候、看战场地形,就这直不隆冬的大街上,最勇猛、再弓马娴熟的人,其实和一个普通人没两样,反正就是“噢”地一声没声息了。
赵史想出的计策虽然阴损,但从最后的效果而言,其实是正确的,因为在这样漆黑的夜里、毫无遮挡的区域,突然暴发的战斗,其实是“叛军”占了大便宜的。
一命换一命,无疑是“叛军”占便宜,无天良的便宜。
这也是事后,赵史几乎差点死在大河卫将士手里的主要原因。
因为恨哪!大河卫将士把赵史恨到骨子里了!
这一夜有多少无辜的将士家人,因赵史的那数十枝箭丧生,其实已经算不清了,不是大河卫将士连自己家人都算不清楚,而是无数将士自己也战死了,有些甚至已经没有人知道他们是谁,花名册上的仅仅就是个名字。
原本该有的籍册,也因数年前,清军占领淮安府时,被当时将领一把火给烧了,因为一旦清军按名册追索,无数淮安府的士兵家眷都会被迫害。
只是烧名册的将军,绝不会想到,淮安、大河两卫会降清。
当然,赵史被人追杀之事,那是后话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