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无良的赵史-《汉明》


    第(2/3)页

    赵史自然不会,因为他本就没有斗志可言,也不需要斗志,他只是依仗着与吴争的“交情”,以百户的官职,在长林卫谋了个副档头的缺罢了。

    原本想着,有泰州卫在南面,自己在淮安城出不了什么事,只要混上一年两年的,那回去就是一桩功劳,升个副千户肯定没问题。

    可哪想到,战争说暴发就暴发了。

    好在赵史是个“老江湖”了,这处理人际关系,确实有一套,在大河卫中,混得是风生水起。

    这也就有了之前煽动一部分大河卫士兵起事的那一出。

    可事是起了,却打不起来僵持着,有道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这些“叛兵”之前是听自己煽惑,可眼下他们的家人都在后面,这一对峙,时间久了,一个个偷偷地时不时地往后溜,开小差,这怎么可以?

    万一对面突然进攻,结局只有一个,一哄而散。

    赵史很世故,也很聪明。他既然意识到了这点,就能想出应对之法,但想的对策,虽然有效,就是有些阴……丧良心。

    赵史悄悄交待了他麾下的几个长林卫几句,等长林卫领命而去,他就悄悄地往后溜。

    黑灯瞎火的,除了双方前头有火把照映着,后面是一团黑。

    当数十枝箭矢“嗡……”地由“叛军”后面射向敌军时,这引起的后果是,一场矢战突然暴发。

    这种人员密集、毫无遮挡的大街,双方一旦开始相互射箭,那就是站着被“枪毙”。

    一时间,双方有数百人倒下。

    一旦见了血,那就是个不死不休的不了局。

    双方前锋没法退,后面都是人。

    既然没法退只能等死,那不如冲上去,或许还能拼出条活路。

    就这样,淮安城中最大的一场血战,就这么“莫名其妙”地暴发了。

    这些大河卫将士,原本没想着拼命,可眼下却不得不拼命了。

    该死的赵史,采纳了陈栋的建议,将许多将士的家人如今起来,带在后面充人数,原本是想着壮壮声势,不想此时大战一起,这些家人就等于是待宰的羔羊。

    心里想着身后家人安危,是个人,这时也只得拼命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