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买宋》


    第(2/3)页

    除了儒林群丑外,小说还揭示了一些承乎表象下的黑暗现实。

    比如书中的官府衙门从上到下贪污成风。“钱到公事办,火到猪头烂”,“有了钱就是官”,万青山由假中书变成了真中书。

    象潘三这类的差役,也处处为非作歹,把持官府,包揽诉讼。

    而真正做些好事,较为清廉的官吏,却往往没有好结果,如肖云仙罚款,汤镇台被贬。

    至于广大淳朴善良的人民生活更是痛苦万分。

    并且小说中还出现了投水自杀的农民,无法安葬母亲的杨裁缝,卖了儿子的倪老爹,山中剪径的木耐夫妇,作者都以深切的同情,描绘了他们活不下去的惨境。

    此外《儒林外史》不仅有揭露,讽刺,而且有寄托作者理想的正面人物。

    如杜少卿是个贵公子,在他身上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叛逆性格。

    他慷慨好施,有人向他求助,他就捧出大量的银子来帮助他,钱花完了,就变卖产业。

    他轻视功名富贵和科举制度,在辞却征聘以后,“乡试也不应,科岁也不考,逍遥自在,做些自己的事”。

    他骂那些学里的秀才作奴才,骂那热中功名的臧蓼斋作匪类。

    他反对多妻。崇敬具有反抗性格的沈琼枝,称赞她说:“盐商富贵奢华,多少士大夫见了就销魂夺魄,你一个弱女子,视如土芥,这就可敬的极了。”

    他说:“《溱洧》之诗,也只是夫妇同游?并非淫乱。”并不顾他人的讪笑,与妻子携手同游清凉山,体现了一定程度的个***的要求。

    还有如作品中的沈琼枝,敢于反抗封建社会的压迫,以刺绣卖文为生,自食其力,是个新的女性形象。

    此外,如讲究文行出处而轻视举业的虞育德,庄绍光和迟衡山等也是作者所肯定的人物,他们企图以祭泰伯祠的迂阔举动,来挽回世道人心,实际表现了吴敬梓思想中的落后一面。

    作品中置身功名富贵圈外的小商人和手工劳动者也是儒林群丑的明显对照。

    牛老爹、卜老爹和鲍文卿等都是忠厚减笃的下层人物。作者借向鼎的口赞鲍文卿说:

    “而今的人,可谓江河日下。这些中进士、做翰林的,和他说到传道穷经,他便说迂而无当;和他说到通今博古,他便说杂而不精;究竟事君交友的所在,全然看不得,不如我这鲍朋友,他虽生意是贱业,倒颇多君子之行”。

    鲍文卿爱惜人才,凭自己本领吃饭,认为“须是骨头里挣出来的钱才做得肉”,而拒绝纳贿,鲜明地反衬出那些读书人的丧尽廉耻,小说结尾,儒林寂寞,市井中出现奇人。

    贫苦的季遐年,字写得最好,却不贪钱,不慕势。卖火纸筒的王太以下棋为快事。

    开茶馆的盖宽,无事就在柜台里看书、画画;裁缝荆元则敢于把他的“贱行”提到和读书、识字平等的地位。

    在理想的真儒、名士消磨尽了后,面对这些自食其力,不图富贵、不伺候人颜色,白由自在的人物,作者流露出无限倾慕的心情。

    至于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的话,怎么说呢,要知道我国讽刺文学来源悠久,先秦诸子寓言中,已有讽刺作品。

    特别是小说来说,在《西游记》里显露了幽默的讽刺锋芒,后来的《西游补》、《钟馗斩鬼传》等也是讽刺意味较多的长篇小说,但后者词意浅露,艺术上比较粗疏。

    还有就是明代拟话本和清初《聊斋志异》中都有讽刺科举的短篇小说,特别是《聊斋志异》中有不少成功的讽刺作品。

    在这些成就的基础上,吴敬梓以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生活体验和鲜明的爱憎,写出了《儒林外史》,“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说“讽刺的生命是真实”,“非写实决不能成为所谓讽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