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行行业业达巅峰-《买宋》


    第(2/3)页

    而这起源于便是大家都知道的隋唐时期诞生的科举制,只不过这一政策,是一直到宋代才真正的向所有文人(特别是底层文人)开放。

    这一时期,只要你文章合格,就不分门第、乡里,都予录取。

    宋太宗时,一科进士可取三、四百人,诸科可达七、八百人。

    考试得中即按等第派作大小不同的官。

    对屡试不中的,还可特恩,赐“本科”出身。

    真宗后,取士越来越宽,按考生比例十分之一加以录取,社会各式人等,连和尚、道士在内都可应试。

    1000年,真宗下诏说:“去岁天下举人数逾万人,谬滥居多”。但这年真宗亲试举人,仍取进土、诸科1800多人。

    仁宗时“试进士诸科,十取其二”,共取进士4000多人,诸科5000多人。

    据不完全统计,仅北宋一代就开科69次,进士和诸科共取士约61000余人。

    由此形成了庞大的士大夫阶层和文人阶层。

    而且宋代官员待遇优厚,只要无大错,3年即可迁转一次,如此又形成了庞大的“中产阶级”阶层。

    在宽松自由的文化空气下,在士大夫阶层身体力行的倡导下,宋代文化迈上了空前繁荣的高峰。

    大部分学者认为,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文化曾经出现过三次发展高峰,即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两宋时期的文化复兴和五四运动后的新文化运动。

    以两宋文化的卓越成就而论,可见这洵非虚誉!

    乃至于有日本学者捋薮内清在《中国-科学-文明》一书中说:

    “北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代,在这个文化发达的潮流中,有许多惊人的成就。甚至有人认为,北宋时代可以和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以至近代相比。”

    以及法国著名汉学家谢和耐说的更直接的表示:“在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诸多领域,宋朝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她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仅仅看作蛮夷之邦!”

    “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李约瑟(英)

    在科技史研究领域,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李约瑟堪称绝对的权威。这位几乎以毕生精力投入中国科技史研究的学者,从来不吝惜对宋朝的赞美:“谈到11世纪的中国,我们犹如来到了最伟大的时期。”

    “每当人们研究中国文献中科学史或技术史的任何特定问题时,总会发现宋代是主要关键所在。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

    的确,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潮时期。

    正如历史学家黄仁宇教授(美国密歇根大学历史系博士、《万历十五年》的作者)在《中国大历史》中所说的那样:“公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火药之发明,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针,天文时钟,鼓风炉,水力纺织机,船只使用不漏水仓壁等,都于宋代出现。”

    四大发明有三大发明肇兴于宋。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四大杰出成就: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被称为中国的“四大发明”。

    而这四大发明中,有三大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肇兴于宋世。

    指南针在北宋已普遍使用于航海。

    北宋建都东京,依靠东南漕运,造船业发达。

    宋太祖时,各州岁造运船3000多艘。

    官营作坊制造战船、漕船、使船、龙船,民营作坊制造民用商船、游船等。

    内河航运的船舶,最大的叫“万石船”,远涉重洋的民用海船,称为“客舟”,船上设备包括抛泊、驾驶、起碇、转帆和测深等,相当先进。

    朝廷用的海船,称为“神舟”,其长阔高大、什物器用人数,都相当于“客舟”的3倍以上。

    造船业的发达和远洋航行的需要,促使远洋航行技术不断进步,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指南针的应用。

    像是沈括《梦溪笔谈》中就记载了罗盘仪构造的基本原理(人工造磁法以及磁针的装置法:水浮、指爪、碗唇、缕悬),经不断改进,直至制成非常精确的指南针。

    在试验中,宋人还首次发现了“磁偏角”现象(“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这一重大发现比哥伦布横渡大西洋时发现磁偏角要早400年左右,可见宋人之聪明。

    还有北宋人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记载,舟师在航行中,晴好天气则夜观星,昼观日;阴晦天则看指南针。

    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对发展海上交通,推动世界各国之间的来往交流,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到南宋时,大的海船可载重数万石,深阔各几十丈,比北宋的船要大好几倍(,要知道就是后面明朝的郑和宝船也不过如此吧)。

    周去非《岭外代答》说,渡南海航行的海船,舵长数丈,一船载几百人,积一年粮食,

    还能在船上养猪和酿酒,如此巨大的船舶在当时也只有中国能够制造。

    远洋船舶,行经南海、波斯湾甚至更远的地区,继续使用指南针导航。

    吴自牧《梦梁录》记载,船只进入大洋,“风雨晦暝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领航员)掌之,毫厘不敢差误。”

    南宋时的海船已普遍装上精确的罗盘针来导航,赵汝适在《诸蕃志》中描述说:“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使宋朝的航海业遥遥领先于整个世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