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指点-《奋斗在九十年代》
第(1/3)页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这句话就是形容如今海豚科技的真实写照,中国第一款通用芯片的名头太有诱惑力了,包括胡伟武在内的中国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的工程师如飞娥扑火一般,纷纷加盟海豚科技,虽然人数并未达到预想的五十人,但是也有三十八名之多。
这对早期几百万晶体管集成度的芯片设计任务来说,人数是足够了。
芯片设计不比软件设计,它没有那么复杂,总共都只有几种常用的电子元器件,二极管、三极管、电阻、电容等等,通过不同的电路组合,去实现各种计算功能。
这其中有许多重复的电路,用专业的芯片设计软件,好多可以复制粘贴,可以加快画图速度。
所以芯片设计的任务并不重,重要的是结构设计,这关系到芯片性能的优劣与稳定。
倒是这种专业用于芯片设计的软件,价格奇高,一套软件要几万,比一台电脑都贵多了。
刘美娟都曾决定要调一批软件工程师去克隆这种专用软件,这样可以节省大笔的开支。
这种软件与CAD制图软件、数据库软件一样,都是国外公司的产品,山寨他们刘美娟没有任何心里负担。
不过这些专业软件又非常难克隆,最难的就是数据釆集与经验,这是那些老牌软件公司多年的经验总结,这不是简单的办公软件那样,可以复制。
刘美娟想等门禁系统项目部完成了初步的任务之后,再抽调小马哥去负责这件颇有难度的工作。
当然,刘美娟也只是想想,实际上所有的应用软件与办公系统都要在云端操作系统的基础上研发,将来才能在国内通用,否则又得改一次,毕竟云端操作系统与普通的操作系统区别太大了。
现在集成电路设计组被刘美娟安排到了原来一楼的产品设计部,而产品设计部与人事部合用一间办公室。
没办法,现在公司办公场地紧张,二楼除了几间总监办公室就没有空余房间了。
不过一楼还有空余办公室,那是为软件部门预留的,如果说几十个硬件工程师可以对付一阵子,那么软件工程师就是多多益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