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翰林出题-《秋风传》


    第(1/3)页

    沈若寥看到店里客人都跑光了,只剩下此人还在,早就对他留意三分了,此刻便更加注意起他来。他有些暗暗疑惑,此人的相貌有些面熟,他又想不起来在什么地方见过。不过显然,面前不是一个普通的书生,也不只是秀才举子,神情谈吐之间,是一种极端的风流俊雅,流露出此人很强的自信和清高,以及足够让他如此自信和清高的才华横溢。这样一个人,感觉虽不如方孝孺深沉谦和,却仿佛比方孝孺还要才高一等,显然绝不是一个小小的解元就能够胃口的。他觉得此人足够入职翰林。

    于是,他便仿佛感觉到,自己以前似乎就是在文渊阁里曾经见过他。

    他还没有开口,井玉络便没好气地说道:

    “我们三个都是好兄弟,互相切磋武艺,哪里来的什么怨气。你一个外人,瞎搅和什么。”

    那人笑道:“怎么会?阁下刚刚不是明明字字句句清清楚楚质问沈大人,为什么要背叛燕王吗?如此严重的问题,随即引发一场武斗,无论如何不会是切磋武艺这般简单吧?”

    井玉络不耐烦道:“你这人好不识趣,我们的事,与你有什么相干?”

    沈若寥道:“先生莫怪;习武之人,往往不打不相识。只是砸了店家的场面,委实不该,希望没有惊吓了先生。”

    那人打量了一番沈若寥,笑道:“沈大人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难怪能在短短时间内就得到天子如此赏识。大人究竟为什么离开燕王,在下也很困惑,想请大人给个明示。”

    沈若寥微笑道:“君臣大义,还需要其它什么解释。”

    “君臣大义?”那人问道,“可是燕王身边的人,不都视燕王和自己为真正意义上的君臣么?”

    沈若寥道:“先生话中有话。”

    “沈大人明白我的意思。”

    沈若寥有些无奈,轻轻摇了摇头,浅浅笑道:

    “试玉当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那人风度翩翩地微笑道:“燕王殿下不是也一直坚持声称,自己欲效周公辅成王吗。不知沈大人把在下的奏章藏到哪儿去了?”

    沈若寥微微一愣。“先生何出此言?”

    那人道:“要是陛下见到了,岂能石沉大海,毫无回音?不仅如此,燕王想起兵是决计不可能成功的。然而他高明就高明在,往天子身边安插了沈侍卫。”

    满朝文臣中,似乎没见过第二个人这般高傲而自信了。沈若寥问道:

    “敢问先生贵姓高名?您的奏章里究竟又是如何条陈的?”

    那人微笑道:“沈大人真善于伪装啊。燕王既已起兵,当务之急是如何选将发兵北征,在下那封削藩的奏章便无任何用处了,再行追究也没有意义。三位刚才砸了这个小茶楼的生意,在下斗胆请沈大人稍作弥补,写一幅字。有了大人的书法,应该至少能为这小小茶楼招回今日吓走的客人。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沈若寥闻言不禁愕然:

    “书法?可是……如果是剑法,或许倒还说得过去……”

    那人颔首微笑着打量了他一番,目光中带着明显的清高和轻蔑。他彬彬有礼地说道:

    “高人笔剑连心,气脉相通。王羲之也曾为宁远将军,后迁至右军将军,想来书法与剑法也大有关系。大人不必再推辞了。”

    沈若寥道:“可是,我写什么呢?我又不像先生,可以不假思索,落笔织锦。”

    那人坦然接受了他的恭维,说道:“大人若不介意,在下想请大人以茶为题,为这茶楼写一幅上联,在下狗尾续貂,补个下联,也沾沾大人的光。”

    这个心高气傲的文士出题目考他了。沈若寥察觉到对方目光中从始至终的不屑,特别是此人口气中时时处处流露的清高和自傲,知道今日碰上了这么一个角色,自己这个脸面无论如何是必然要丢尽了。看这架势,他对这场考试是推辞不掉的。何况,他也想摸摸这个人的底细,看一看他究竟是什么来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