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烤鸭之论-《秋风传》
第(3/3)页
出乎他意料,朱棣竟然微笑了。
“你这小子真让孤不可思议。有意思。”他说道,“你说得不错,即便是太平盛世,街头也依然有冻馁鬼。历朝历代都是一样。不过,我想知道,当初你冻馁街头,究竟有没有你自己的原因?”
这个问题很犀利;沈若寥顿时脸颈通红,耳根赤紫。他低头怯怯答道:
“老实说,大部分是我自己的原因。要不是我一无所能,还不肯放下自己的臭架子,……”
朱棣哈哈笑了起来。“现在呢?你不是坐在这里,和孤一起吃烤鸭吗?这是你自己靠本事得来的,我说得没错吧?”
沈若寥摇头道:“其实,主要是运气。我有很多乞丐朋友还在流落街头,他们并不像我原先那样没本事,也依然在靠行乞过活,就没有我的好运气。”
朱棣饶有兴趣地微笑道:“想必开封之时,你对周王也说了相近的话?可我那个五弟不吃你这套,我没猜错吧?”
沈若寥点了点头:“北平之外,我只去过一个地方,就是开封。在我看来,周王骨子里还是个好人,但他不关心王府之外的任何人任何事。我拿开封和北平做对比,惹得周王很不高兴。王爷,您比周王要强得多,您真正关心民生,真正在为北平百姓做实事;我只是希望,北平能变得更好,能有一天不再有无家可归,更衣食无着之人。王爷,您应该是全北平老百姓的守护神和幸运星啊。”
朱棣眼睛里闪了一下,沉吟少许,微笑道:“很快,北平就不会再有流浪街头的人了。你信吗?”
沈若寥看着朱棣,微微一愣。朱棣笑道:
“不信,你就睁大眼睛看着。不出一年,我一定让这北平城里所有的人都有事做,有饭吃,有床睡,有衣穿;让这北平城里再没有一个露宿街头、行乞为生的人,孤寡老人得以颐养天年,青壮劳力更不能荒废,周遭不空出一寸闲田。不光要让北平成为全国最富庶的地方,还要让这儿成为一方百姓安居的乐土。”
沈若寥感动地望着朱棣,道:“王爷,皇上干吗不立您为太子呢?这真是我大明最大的损失。”
朱棣一愣,一束火光在他深邃的眼中稍纵即逝。他沉静地笑道:
“傻小子,这席上又没有酒,你怎么先说起胡话来了?还不快吃东西?——成都的细节,会有姚大人跟你仔细交待。明儿早上出发,我就不再来送你了。这顿饭就当是给你饯行了。江湖险恶,一路多加小心。”
送走了燕王,沈若寥跟着姚表回到书房来。茶水端上来,姚表便把周围的仆人挥走,对沈若寥说道:
“你小子,我真是看不懂你。说你一根筋吧,你还知道假装败给骆指挥,保留王爷的面子,和骆指挥的位置。说你长心眼,通世故吧,可你吃饭的时候喷的那一大堆算是个啥?你不怕自己有一天会掉脑袋啊?”
沈若寥想起来,自己也有些后怕,正如上次朱高煦那件事后一样。但是他嘴上不肯服输,仍然冷冷说道:
“为贱民请命,自然只能由贱民出面了,指望不上大人的。”
姚表了解他的德性,并不以为意。他不再说这件事,开始交待去成都的细节。从北平到成都路途遥远,要走上一个多月,其中大半个月都要在崇山峻岭中穿行,山匪众多,虎豹出没,沿途又要经过大片土族苗夷地界,复杂凶险,远非上一次去开封可比。姚表深为担忧,考虑到沈若寥无论行路还是处世都经验尚浅,却又同时需要做到严格保密;姚大人思前想后,反复斟酌,最终决定派一个自己亲信的药铺采办同往。此人姓石,已入不惑之年,为姚家药铺采办多年,成熟稳重,经验丰富,全国各地都走过,在北平与成都之间往返也有几趟了,熟悉沿途的情况,已经摸出来一条比较安全的路线,对湘蜀一带少数民族风土人情也有一定了解。由老石负责领路,一路上安排住行,照顾行路生活细节;至于去成都的真正目的,只有沈若寥知道;对老石只说是正常采办,为此姚大人专门费心编写了一套清单,罗列十几种蜀中特产名贵药材,交给老石;并把给蜀王的画用最普通的麻布兜厚厚裹了起来,这一路都只能让沈若寥看着。
沈若寥带着燕王赏赐的一只烤鸭回到家,把事情的经过说给吕姜和夜来香听,至于燕王交代要保密的事,他略过去,一个字也没有提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