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谋议-《九州河山皆华夏》
第(1/3)页
到了中军帐,请陈邦彦入座之后,庞岳没有再说其它的事情,而是直接问道:“听说陈大人今年二月份曾率义师进攻过广州,对广州清虏的城防情况想必是相当熟悉的。Δ笔趣阁WwΔW.』biqUwU.Cc而我初来广东,对此却是不甚了解,不知陈大人能否为我大致地讲解一番?”
听庞岳如此一问,陈邦彦便立刻意识到,朝廷大军已经开始在为收复广州做准备。再回想起当初自己率军攻打广州而失利的遭遇,他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千:等了这么久,终于等到了朝廷派遣大军前来收复广州的这一日!并且,以湖广镇先前表现出来的战力来看,此次攻克广州、收复该城也绝不会再像之前那样难上加难。
尽管心中潮涌澎湃,但陈邦彦依然是神色未动,捻着胡须仔细地回忆了一下,说道:“今年二月份,我与霍师连、余龙二位将军率军抵达广州城外的时候,虏贼李成栋还未回师广东。那时,据城中的我方内应透露,城中的清虏不到三千。其中,伪两广总督佟养甲的标营甲骑有五百人,这部分人的战力尚可,比起李虏的嫡系有过之而无不及。另有两千余人是佟养甲在去年底招降的原朝廷卫所官兵或是就地征召的民壮,虽然兵器铠甲齐备,却是营务松弛、操练不勤,战力上要孱弱许多。”
“那陈大人以为,若是直接攻打广州城,难度有多大?”庞岳又问道。
陈邦彦道:“恐怕不太容易。广州乃广东省会、两广总督驻地,城高池深、炮台林立、易守难攻。二月份的时候,我曾与霍师连、余龙二位将军攻打过一次。当我军攻至广州城外,佟养甲紧闭所有城门,坚守不出。结果,我方连续攻打了两日却没没有丝毫进展,又得知李虏从广西回师的消息,只得先行撤走。而如今,李虏已经率军从广西赶回,虽然昨日在清远城下被定武伯打得元气大伤,但其身边恐怕依然有数千之众。有了他协助守卫,广州的城防必将会更为牢固。当然,定武伯麾下大军之悍勇,陈某是看在眼里的。可是恕陈某直言,面对广州这样一座坚城,无论是哪部兵马前来,只要起强攻,就必然会付出不小的代价,定武伯麾下的大军亦不能例外。”
庞岳笑了笑,道:“无妨,我就是希望陈大人能够坦诚以告。只要战事尚未结束,无论敌军是孱弱还是强悍,我方都不可有半点轻视之心。尤其是像攻打广州这种清虏重点守卫的高城,我军更是得引起重视,看清己方的不足之处。”
“定武伯为人谦和、深谋远虑,陈某实在佩服!”陈邦彦感叹了一句又问,“朝廷接下来便要收复广州了吗?如果是这样,那可真就太好了!须知,自从去年底广州陷落之后,各路抗清义师中的热血男儿便无时无刻不再等着它光复的那一天。”
庞岳点点头:“广州乃至整个广东本来就是大明之土,岂能容许清虏长期践踏?此次我等奉诏入粤,正是为了收复失地而来。眼下我军虽然还未正式向广州起进攻,但若要行事顺利就必定要事先进行谋划。所以我才特意找陈大人前来商量。刚才陈大人的分析很有道理,若是强取硬攻,即便攻进城中也会遭受不小的损失。只是不知道陈大人对攻取广州可有何良策?”
其实,庞岳至今仍清楚的记得,在他原来所处的那个时空,陈邦彦和岭南三忠的另一成员陈子壮于1647年(也就是今年)七月与广州城中的原明朝广州卫指挥使杨可观等人取得联系,并指示“花山盗”三千余人向佟养甲伪降,准备以里应外合的方式攻取广州,只是后来因为走漏消息而功亏一篑。
但此时庞岳如此问也并非明知故问、多次一举。因为,自从有了他的加入,历史的走向在某些地方已经生了偏移,他不知道目前陈邦彦是否依然像之前那样与城中的内应取得联系。
陈邦彦几乎不假思索道:“若是智取,我方的损失便会小得多。”
庞岳心中暗道一声果然如此,随即又问:“不知该如何智取?陈大人能否说得详细一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