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九歌》 (2)-《再见理想》
第(1/3)页
两人吃罢后,郑晓华打开自己摆放日记本的书橱,由焦丽淑挑选日记寻找里面他创作的诗歌,而他自己则顾着自己画画。笔』Ω 趣Ω阁Ww W. biqUwU.Cc
也许文人都有一个良好习惯,这就是喜欢写日记,把自己平时点点滴滴的生活琐事或者心得体会等写下来。郑晓华虽然不是写文章的文人,但他也喜欢记日记,写下构思或创作画画的感想。他少则几十字、多则几百字不等,每天临睡前总要留点墨水在日记本上才觉得自己总算有一种“当天事当天毕”的欣慰感觉。
这段时间,郑晓华接受了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这就是为市文化部门创作一组古代伟大诗人屈原《离骚》中的神话人物。
对人物仕女图的创作,对他来说已经是轻车熟路,但美术是一门永无止休的创新艺术。作为一位享有盛名的画家,他现在追求的不是对作品中人物的神似,追求的而是一种要让观众看了画后能身临其境的深邃感受,也可以说是一种特别的艺术境界。而想达到这种境界,想不下苦功来磨练自己则是绝对不可能达到的。
对画来对古人诗词作品中人物的表现,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先,创作者对需要创作的作品精神吃透,对里面人物的性格完全了解。然后才能下笔如神。比如《离骚》中的“九歌”,共有十一,人物也就有十几个之多。对天上至尊的“东皇太一”如何着墨?对“云中神”又如何描绘?对“湘君”和“湘夫人”这一对配偶神如何构思,如此等等,这都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来思考。
尤其是《湘夫人》这一诗歌的意境,更让郑晓华感到前所未有的难画。
所谓的“湘夫人”,就是尧帝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她们一同嫁给了舜帝。舜帝南巡,不幸死于九嶷山。娥皇和女英听到传说后追寻到湖南洞庭湖,现丈夫果然葬在了九嶷山下,悲哀欲绝的她们把如雨的眼泪洒在了竹子上,并把竹子染得泪迹斑斑并擦也擦不掉。后来,伤心过度的她俩投入一条叫“湘水”的河流而逝。
据说舜帝死后,天帝封他为湘水之神,号湘君,封娥皇和女英二位妃子则为湘水女神,号湘夫人。在楚人心目中,他们是一对配偶神。这就是“斑竹”和“湘妃”的故事来源。
画故事中的人物和背景其实都不难,因为他对《九歌》十一以及注释看了多遍,具体情节已经烂熟于胸了。难在什么地方呢?难就难在领导对郑晓华有过以下交代:
伟大领袖**曾在他的七律诗《答友人》中,对这段神话故事也有四句描写:“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出于这个原因,所以领导要求他在画中把红太阳的诗意神韵搀揉进去表现出来。
而这个,不得不让郑晓华挠起了头皮。作为《九歌》,是《离骚》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湘夫人”又是《九歌》中的一个内容,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创作者是按作品整个思路来构思自己一系列的意图,然后根据内容来创作自己的画面并成为系列组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