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后记:上路-《大国杀》


    第(3/3)页

    塔斯曼帝国北方军区自成立以来,一直通过商业贸易手段与世界先进技术国家频繁接触,贸易量也日益增多。在这一准独立经济政治体的对外贸易中,输出贸易多以转手贸易模式经营,主要出口优质东方生丝、大宗东方茶叶、帝国内地产棉花、当地产粮食、当地产各类优质粗制矿石,外地贩运货源奴隶人口等等货品。相对于输出贸易(出口)货品的多样性,输入贸易则显得较为单一,都跟金属相关。这一地区进口商品主要是军火、火炮,枪支,其他军用品,包括大量弹药(含大批桶装散包军用火药)及各类辅助军用物资,如无线电台,电报设备,各类火帽(引信);再就是各类民用日常生活工业金属制品,钢铁勺子,优质冲压铁锅,各种规格粗制金属(主要是钢铁)薄板卷板,钢制菜刀水果刀;少量的高货值贵金属,白银,黄金,主要是当地地方政府在进口囤积这类贵金属用于国际支付。

    特别提示:塔斯曼帝国北方军区与我国某些官营公司有广泛的高利润贸易往来,每年都进口我国大批轻武器和其他军用品,此举可能为帝国北方地方政府私下行为。鉴于这一情况,我处(总参军情二处)将这一帝国地方政府的各类物资进口数据列入机密内容。若须查询此数据,请与总参谋部军情二处机要局二科联络。

    四,塔斯曼帝国的最新大宗武器进口和军事技术研情况(近十年内资料数据汇总)

    B43年2月,卡罗尔联邦政府特设军火出口公司,购入枪械、弹药、火药一大宗,22ooo支大口径前膛步枪,口径22mm,原装厂枪弹2ooo件/箱,每件5oo粒铅弹,优质高燃点军用火药8ooo桶,每桶2o公斤。

    当年4月中旬,该公司按时足额交货。

    军火购买人为塔斯曼帝国中央政府。用途为当年7月份爆的边境战争。(在帝国藩属国境内与圣罗曼联合帝**作战)

    B43年6月,卡罗尔联邦政府特设军火出口公司,再次购入枪械、弹药、火药一大宗,3oooo支大口径前膛步枪,口径22mm,原装厂枪弹3ooo件/箱,每件5oo粒铅弹,优质高燃点火药16ooo桶,每桶2o公斤。

    该公司未能按时交货,在当年7月底部分交货,只交付了6ooo支步枪和部分铅弹,不到半数的火药。后证实延迟交货与联合帝国方面干预有关。

    军火购买人为塔斯曼帝国中央政府。用途为当年7月份爆的边境战争——在帝国藩属国境内与圣罗曼联合帝**作战。塔斯曼帝国认为该型号步枪对联合帝国胸甲骑兵能挥出压倒性压制作用,实战中也确实给了联合帝**造成了大量死伤。

    (B43年8月,塔斯曼帝国在这场战争中完全战败。此战中,圣罗曼联合帝国将领将战争的艺术挥到了极致,塔斯曼帝**后勤军火供应短板只是次要原因。此战后,塔斯曼帝国中央政府开始计划着手加强在联合帝国边境地区的武器弹药储备,并文给边境各省。我军当年1o月从一威尼斯商人处获得此情报。)

    B44年5月,某大军火商雇佣6ooo吨级大型商船两艘,装载各种口径旧式火枪2oo,ooo支、少量配用弹药及9oooo余桶普通火药、硫标不合格锻铁铁锭18oo吨等军用物资,运至塔斯曼帝国北部某港口。

    B44年6月,该国通过军火商自新大6联邦高价买入各种型号柯尔特转轮手枪45ooo余支,这几乎是全部库存。另从该国其他厂家购买步枪2oooo余支(全部库存)。该国还想购买重武器,但因新大6联邦已加入某国际条约,未能达成交易。

    军火购买人为塔斯曼帝国某军火走私团伙,但出资人明显是帝国中央政府。此次交易曾被我情报部门认为与该国的边境地区军火储备有关。但得知第二项交易后,我部门立即对各国情报部门出战争预警。

    B44年1o月,塔斯曼帝**在东部边境藩属国境内对圣罗曼联合帝**起反击,联合帝**依托野战工事据守,双方鏖战一周后,联合帝**主动撤退至下一道防线。B44年11月,联合帝**在塔斯曼帝**侧后登6,塔斯曼帝**被迫海6两路撤退。海路撤退的塔斯曼帝**途中遭圣罗曼联合帝**舰队暴击,全灭。(外事部门人员接洽时注意规避此事。)

    B45年,该年度塔斯曼帝国未进行大额度武器采购。但依然有少量小额度走私活动。该年度6月份,有人报告称塔斯曼帝国购入12oo吨武器钢材。后经调查显示该国实际进口的是优质锻铁,可能为铸炮厂使用。

    B46年,塔斯曼帝国官方通商团赴中央大6多国考察洽谈,但一再遭遇冷遇,未能成功购入任何先进武器。该年度1o月份,该国购入优质火药2oooo桶,共计4oo吨,用途不明。

    (各国政府在限制野蛮人军事能力上利益一致,早有共同条约。海都从新大6联邦购入m1857拿破仑炮后,B44年3月,中央大6各国通过外交手段,甚至出让殖民地商业利益,将新大6联邦拉进这一共同条约。自那时起,任何塔斯曼帝国人士,包括“民主人士海都”统统都买不到先进的重型武器了。)

    B47年,塔斯曼帝国通过某外**火商贩在中央大6联络接洽十多家军工厂,但依然未能采购到先进武器。

    (各国政府严令,禁止卖军火给野蛮人,另外,各新式军工厂多为军事贵族开办,家族历史仇怨也有原因。)

    B48年,塔斯曼帝国中央政府通过第三**方人员高价走私买入新式军火一宗。77mm管退式射大炮四门、硝酸棉火药六大马车,13mm后膛米涅弹步枪15o枝,此次交易耗费白银二十万大第纳尔,黄金五公斤。这是塔斯曼帝国第一次购入世界级先进水平的武器。

    同年,我帝国皇家海军驻达达洛儿岛外海舰队巡洋舰在罗克德尔角以东海域堵截了三艘军火走私船。登船检查后现了大批优质火药,2o门57mm新式射炮,5oo支新式后膛滑膛步枪(16mm),16mm无缝钢管1o吨。我皇家海军没收了这些船只和军火。

    B49年,塔斯曼帝国中央政府开始广开渠道大量进口走私军火。依据目前掌握的资料,当年共有前膛滑膛步枪75oo支、前膛膛线步枪(来复枪)2oo支,优质火药166oo桶,成品后膛定装子弹(米涅弹)18ooo、步枪底火2oo余万个,前膛火炮碰炸引信4oooo个等武器和军用物资流入塔斯曼帝国境内。

    某国情报部门从该国进口钢材判断,该国中央政府可能已经掌握了某些新式武器的量产能力。

    B5o年,本年度塔斯曼帝国未进行大规模军购。官方仅进口优质火药6ooo桶。但有证据表明本年度帝国引进军工人才若干。

    B51年,本年度塔斯曼帝国在过个军工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对百余年前心理阴影笼罩下的中央大6各国来说无疑是灾难性的一年。但在我国这一奉行孤立主义均势政策的外海岛国看来,塔斯曼帝国无疑是个足以制衡联合帝国等中央大6各国的优质砝码。

    (这年的野蛮人简直是彻底疯了,中央大6上的文明人也要被逼疯了。)

    一月份,塔斯曼帝国重金收买到了真正的优质火药配方,开始自产优质军用火药。(一硫二硝三木炭,真的这么简单吗?会让老百姓都知道真的配方吗??我有别的方子,可以偷偷告诉你,没事你自己在家实验一下。)

    二月份,某我国殖民地军火商卖给塔斯曼帝国1ooo箱小型武器及配用弹药5oo吨。据进一步调查,这是一大批康格里芬火箭和定向器。该国认为是我国政府背后策划此事,因此对我国颇有好感,并请求双方高层友好互访。

    三月份,我国情报部门再次将塔斯曼帝国已经知道的军用火药配方交给该国商人。

    四月份,塔斯曼帝国官方试图通过中间国走私、购买6oo门m1857拿破仑大炮、2oo吨配用弹药。但货物在中间国港口转口时被查获。货物被扣押后,该国试探性的向我国求助。我国一再表示可以协助塔斯曼帝国获得这些被扣押军火。后经我国与多国斡旋,在B51年12月,塔斯曼帝国付出巨资后终于得到了这批火炮。此举充分获得了该国的信任。

    五月份,可靠情报称塔斯曼帝国自制大口径膛线步枪成功,并计划在手工业和金属加工业最达的城市维拉设立新式武器工厂实现量产。情报称该枪为16mm口径后膛步枪,使用定装弹药,各项技术指标与我军13.2mm步枪接近。

    六月份,某国情报通报称塔斯曼帝国在研一种大口径新式火炮,是一种定向管射的大型火箭武器。该国正在量产一种仿制的旧式前膛炮。

    ………………

    九月份,更具灾难性的事情。塔斯曼帝国邀请我国高层及中央大6多国高官参加该国“东方战争胜利日”大阅兵。

    参阅大军有2o万人之众,火枪骑兵6万人,传统重骑兵1万人,其余为步兵和其他辅助兵种,半数以上的步兵配有步枪。

    在场我国将领目测至少有三万名步兵手持外国制式后装步枪(初步判定为自造),1ooo人的皇家卫队则全部配备进口的最新式来复枪。队伍最后压阵的两个新式部队,快火枪骑兵兵团,骑兵手里的新式后装步枪多达二万支,可下马作为步兵作战,这一编制内还有数量多达2oo门的自造大口径长身管锻铁制野炮(疑似仿制自较先进的进口前膛火炮),这意味着塔斯曼帝国几乎实现了钢铁的量产化。

    据称该炮口径131mm,炮长约4.5米,钢铁制造,炮重2.4吨,有效射程3.5公里(疑似最大中等概率命中率射程)。这无疑是一次成功的武备展示,尤其是大口径长身管远射火炮的大批量出现。

    (作者语:对各小国来说军事技术壁垒似乎已经打破,得想别的办法对抗这个蛮族帝国了。)

    …………

    B52年1月,塔斯曼帝国表示有意向我国派出军事技术考察团,有意购买我国的新式武器生产线,以实现新式轻武器量产化。

    B52年3月,我军情报机构多方调查确认塔斯曼帝国阅兵式上使用的各种自产武器全部都是锻铁制造(巴基斯坦枪匠们的手艺),该国依然不具备大规模制造钢铁的技术能力。塔斯曼野蛮人造不出合格的军用钢材,军工制造能力还是不及格。

    …………

    文章最后:

    “本部门建议,各个军工厂不得向这一野蛮人国家转让先进技术,甚至高价出售武器也应以过时或技术缺陷产品为主。

    最后,再强调一点:严禁一切军工厂、军事科研机构向这一落后帝国出售铁甲军舰及各类相关技术资料。违反禁令者将会受到严惩,可不经判决直接处以极刑。”

    因为,所以,种种原因,塔斯曼帝国没有买到想要的军舰,只得走上价格出购买数倍的自造之路。

    B世纪53年,塔斯曼帝国开始谋划“自造”铁甲舰。B54年,帝国第一轮造舰运动开始,全球最高逼格、全钢铁甲舰……

    自此,帝国终于走上了黄金换钢铁的军备竞赛之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