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蜡模精密铸造法-《带张彩照回明末》


    第(3/3)页

    狐疑的看了一眼这些管子,这个饰匠道:“难道大人要我们做的就是这种管子?”

    “对!你说的对,就是要你们做这种管子,但是做法不同,需要你们按照管子的内径用腊做一根细管,再用腊按照管子的外径做一根粗管,最后合起来要可以把铁管子装进去。”说完就比了一下怎样装管子。

    “哎呀,这不是叫我们做腊范吗?”另一个饰匠大声说道。

    古代的模具称为范,做钱的模具就叫钱范。

    “对!你说的对,本官就是要你们做腊范,做的好的,老夫有赏,马虎了事的,老夫也决不轻饶。谁做的最好,赏银一百两。但是只能在军器局里做,这段时间,大家就委屈一下,住在军器局里吧。”毕懋康不容商量的说道。

    “我们做!我们做!”饰匠们拿着铁管子,乱哄哄的下去了。

    见状,毕懋康和赵国华相视一笑。

    蜡模精密铸造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的事,赵国华没办法,只得暂时留了下来,每天在军器局里指导饰匠们按照在铳管的粗细的长短制作蜡模。

    制作蜡模,听起来好像容易,可是实际不是那么回事,他需要精密测量铳管的尺寸,也是这些制作饰的饰匠,才有这样的能力。

    经过几天的摸索和试验,饰匠们终于制作出了和铳管尺寸,一模一样的腊模来。赵国华又指挥着工匠们,用耐火泥做的泥浆涂到腊模表面,然后洒上耐火泥粉,嗮干后又涂一层泥浆,又洒耐火泥粉,嗮干后再涂浆再撒粉。

    连续好几次,终于沾满沾实到了一定的厚度,这一步叫“沾沙”。等蜡模表面的铸造沙粘合干透后,赵国华指挥着工匠们将沾满沙的蜡模放入水中煮

    将蜡煮化后,最终留下一个沙壳,这一步叫“煮蜡”

    “国华,这就是腊摸做成的?”毕懋康好奇的看着手里沉甸甸的耐火泥做的泥壳问道。

    工匠们也在看着自己这段时间的成果,窃窃私语。

    点了点头,赵国华说道:“伯父,这就是腊摸做成的,只是还得焙烧一下,加强它的硬度才能使用。”

    军器局大使王贵也饶有兴趣的拿过泥壳翻来复去的看,看完后,他笑荣满面的说道:

    “公子这法子真是巧妙啊,一旦成功,对匠户们将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我提前预祝公子成功。”说完他就令人小心的拿着几个泥壳去火上焙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