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最好是红麻头、白麻头、青项、金翅、金丝额、银丝额等,其次是紫金黑色的。它们被纳入竹筒中携回,移放到瓦盆泥钵中饲养。” 朱瞻基满意的欣赏着他蟋蟀笼子里的那些蟋蟀,笑道: “婳儿,现在,轮到我做你的蟋蟀老师了吧?告诉你吧,好的蟋蟀可以各题名号,如油利挞、蟹壳者、金琵琶、红沙、青沙、梅花翅、三段锦、香狮子等等。藏蟋蟀者先以自己家中所饲养的许多蟋蟀相比斗淘汰,其中百战百胜者名为“大将军“,就可以同别家所养的一决死战。” “斗蟋蟀,我还真没有看到过呢?到底是怎么一个玩法?” 吴婳有些好奇的问道。 “比斗开始,两只蟋蟀同放在一只盆内,互相对峙。如果相持不动,主斗者就以尖草(俗名蟋蟀草)撩拨蟋蟀的口齿,激其振奋角斗。两只蟋蟀拚命相搏相咬,勇猛者‘斗口’,狡智者“斗间“(即伺候对方,乘间进攻)。” “那什么时候‘斗间’,什么时候‘斗口’呢?” 吴婳见朱瞻基越说越来劲儿,不忍打消他的热情,只好顺着他的口风问下去。 “敌弱时由‘斗间’转为‘斗口’,敌强时由‘斗口’转为‘斗间’。小小虫儿的拚搏,犹如勇士的角力一样。胜者鼓翅长鸣,败者一蹶不振。掌草人将一面小红旗插在比笼上定了胜负,胜者得彩,负者输钱,场主也分得彩银,犹如聚赌抽头一样。比斗要延续到寒露以后,方才停止。” 朱瞻基绘声绘色的说着,吴婳的眼前已经浮现出一个躇踌满志的天生帝星,却如市井小民一样聚精会神的斗蟋蟀的情景了。 她忽然心里大惊。 她脑子里模糊猛然闪过一个念头:历史上说明宣宗朱瞻基酷爱斗蟋蟀,被后世戏称为“蛐蛐皇帝”,难道我吴婳竟然就是那一个让这样一个英明有为的君主,背上那样一个不雅名称的“罪魁祸”?(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