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识毕树繁-《墨玉归》


    第(3/3)页

    待想容离去,墨玉的视线重新落在对面男子的身上,见其颇有深意的眼神,好似在等待她的答案,又好像是看她紧张的神情。可惜,在墨玉的脸上,他除了看到不达眼底的笑,其它的什么也没有。

    墨玉心里很明白,对方不过是变了个说法来要她回答最初的那个“何以见得他有心无力”的问题。母亲的病是水灾,债主是外敌,当今皇上面临着内忧外患,可是国库空虚的问题。不救灾,恐怕民心不稳,动摇江山根本;不打仗,外敌入侵,周国只能咸亨为别人俎上的肉,任其宰割,确实是两难。

    端起茶盏喝了一口后放下,墨玉淡笑道:“如果我是你的朋友,我也很为难。可是母亲必须要救,债主的钱也要还,既然朋友不肯借钱,那就只能硬抢。”

    拿在手里的茶盏不禁一抖,漂浮在水上的茶叶左右起伏摆动了一下后有归于平静。毕树繁抬起眼睛,道:“姑娘真是语出惊人,这的确是一个办法,但国有国法,总不好光天化日之下应硬抢吧?”

    对方虽然没有什么太大的神情变化,但那浓眉上挑的举动,还是逃不过墨玉的眼睛。“我说的抢当然不是拿着大刀扛着木棍去装山贼硬抢,准确来说也不是抢,是要。”既然话都已经说道这个份上了,在打马虎眼也没意思,干脆大大方方地道来。“你的朋友应该也有一些做生意的吧,从商者更渴望朝廷的名利,你朋友可以以名利为诱惑,办一个广善施恩的活动,我想那些做生意的人为了这一个名利会很乐意捐钱。当然,他也有当官的朋友吧,找一个老实忠心的人,以同样的方法,让他们主动给钱。有一人捐了,其他官员碍于面子也不会不给的。”

    毕树繁放下茶盏,定定地看着眼前泰然处之的女子。她穿得很是朴素,头上除了一根白玉簪,再没有其它的装饰,说她是乡下女子,她哪来这样的见解,说她是闺阁中的小姐,京城中哪位闺阁小姐会如她这般打扮。

    这个办法虽然有点损,但确实不失为一个既有效又快的办法。

    既然皇上缺钱,那就跟他的朝臣,还有一些富商要。皇上可以根据富商们所捐的银钱,给以朝廷的嘉奖。士农工商,商人是最不受人尊重的阶级,被认为他们身上都是铜臭味,如果他们拥有了朝廷嘉奖的牌匾,自然是花钱也要买来,跟朝廷有了联系的商人,身份自然就不一样了。至于朝臣,皇上也可以找一两个衷心的人演一场戏,主角是皇上,余下的人就是配角,让配角主动捐钱,那么其他的官员碍于面子,或多或少都会拿出钱来的。此时皇上也可以给出一些模糊不清的利益做诱惑,让那些朝臣们以为又有利可图,自然纷纷下赌注,有了第一个,自然就会有第二第三个。

    “若是商人也就罢了,朝臣可没那么好骗的。想从他们手中拿到钱,可没那么容易。”

    墨玉低下头,道:“这就不是我能解决的问题了。”

    “姑娘的见解真的让在下佩服,不知姑娘尊师是谁,能教出姑娘这样聪慧的学生。”

    老师?没有。只是山人自有山人的方法。皇上每日坐在朝堂上,看着他的朝臣们匍匐于他的脚下,自然不会想到要去跟跪着他的人要钱。就好像,主子从来不会跟奴才要钱是一个道理。

    墨玉端起茶盏,看茶已凉,便放下,摇头道:“我只是读过几本书,再加上像公子朋友遇到的事,我也见得多了,自然就知道而已。至于老师,是真的没有。”

    毕树繁端起茶盏,看到已凉了的茶水,也像墨玉一样直接放下。“姑娘才学,若是男儿,比当是前途无量,国之栋梁。”

    这话墨玉可就不爱听,非得是男人才能成为国之栋梁吗?再说了,你又是谁,胡乱评议别人是不是国之栋梁啊?“前途无量我恐怕是没希望了,倒是公子,忧国忧民,真是周国百姓之福。”

    “在下也不是什么官,只不过是空有一身的抱负,却无处施展罢了。”

    愤世嫉俗,这像是落榜的学子说的话,墨玉可不信。“那我祝公子好运。”

    “多谢。”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奉承,从一开始的猜忌和不信任,到现的谈笑风生,也还算是相谈甚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