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为了不给身体加重负担,那势必要使动作结构更加科学,降低使用“蛮力”的可能。 要怎样才能使动作更加合理呢? 姚爱军想到了当时全运会时6航的那一跳半成品的5156B! 当时他为了让自己能够空中扭转三周,起跳的时候踩在了跳台的边缘上,从边缘向里跳,借助角度力。这点被当时坐在下面的陈康平敏锐的捕捉到,并且大为赞叹6航动脑子的方式。 陈康平知道了,自然也就说给了姚爱军知道。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当时还在省队的姚爱军,特意找人弄到了大赛的录像反复观看。又联系了6航询问,才大概搞明白。 原来起跳的偏差是可以这样利用的! 有了实例的证实,姚爱军就去信向徐教授请教,用科学的方法来解读动作产生的原理等等。 强大的徐教授虽然不懂跳水,可人家那是多年浸淫在基础物理领域的专家!只凭姚爱军信里的囫囵描述,就捕捉到了关键词! 偏离?旋转? 搞物理的还有什么能将这两个词连接起来的? 这是动态不稳定和动态稳定的运动现象嘛! 徐教授的回信里,给他列举了一大堆关于运动物体的稳定、协调、不稳定的运动等相关问题的阐释和例举。 犹如被人打开一道光,顺着指引,姚爱军了解了偏心轮理论的运动方式。 虽然大致明白了偏重心的运动方式可能对于旋转个件更为有利,但人体和物件儿的差别还是巨大的。 随后的训练中,姚爱军有意揣摩,一直惦记在心里。 等这次张长青要让他上难度的时候,他终于将这个法宝用上了! 不同于上次,自己人在江淮,6航在国家队,徐教授还远在天边。这回的姚爱军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