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下山 扑朔迷离-《止水记》
第(1/3)页
第二节:
第二天一早,柴子君拿到了泰山派过关文书,凭此文书泰山派的名头可下山自己找事做了,泰山派隶属于河南道,但是泰山派威名在河南、河东两道还是很好使的,凭借泰山派文书随便在哪个大家大户找个看家护院是不成问题的,当然也可以继续留在派里学武。
柴子君也颇为高兴,收拾收拾行装准备回老家玩耍几天,这时胡子宏过来说道:“君哥,快,师父叫你过去。在后院掌门大堂里。”
柴子君不敢怠慢,三步做两步跟着胡子宏来到了掌门人住的房间,这是柴子君第一次进掌门的院子,平时连路过门口都要禁声低头,于是柴子君东看西瞧,胡子宏在后面赶上来拉他一把,低声说道:“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心思看风景。掌门有要事交代我们。”说完直接往前走去,柴子君只看到院内摆设颇为典雅,院内中间假山假石,两旁名花真草,胡子宏却是很熟悉此院,看到前堂没人,直接带领柴子君奔向后堂,俩人进去的时候房子里已经有七八个人了,思齐道长对他们点了一下头,柴子君忙还了个礼,然后朝四周看看,房间里摆设更加考究,红桌红椅,茶香满屋。
柴子君这才注意到人群,掌门思远、掌教思常、住持思齐等都在,和字辈的师叔也有两三位,却没有自己的师父。另外还有三四个人平时倒没有见过,只有西首的胖子倒是有印象,每次发盘缠的时候都能看到一两次。子字辈的除了子宏和自己还有和玉师叔门下的赵子宾。虽然不明白这次来的目的,但是保持恭敬不出声还是必要的。他们三个小辈站在最后面,大气都不敢出。
房内西首的胖子先是说话:“掌门师兄,去年我们在青州、郓州、兖州、宋州四地拿了四百一十七亩良田,目前我派共有良田三千二百五十亩,实际收入陆仟伍佰斛米粟,稍多于去年,但天下承平,米粟价贱。另我派上年受托办事等共145起,收取馈银一千四百四十两,比往年多出一半。新开运河沿线事务增多,以师弟看来还需增加外出事务。
掌门思远道长点头道:“思乾师弟言之有理,目前天下粗定,米粟价必定下降,田园是我派维持之根本,自不消说。然江湖却不太平,朝廷新立,无暇顾及江湖,江湖秩序不稳。现在我们还是小心为妙,接外面的事务也要细思而后行。上月的和风、和曲两位师侄的事就是丐帮给我们警示。江湖地位靠的毕竟是实力。”
这时西首的一位面黑脸阔满脸络腮胡子的大汉说道:“以掌门师兄说来,我们就咽下这口气?任凭丐帮欺负?当今又不是丐帮是老大,况且丐帮为争帮主四分五裂,人心不齐,全国几大舵主各自为政,洛阳总舵形同虚设,我们就是挑了他河南道分舵,怕他怎的。”
思远道长叹了口气说:“思名师弟壮志可嘉,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况且我们也有理屈,已经到河南道北部境内,按传统不是我泰山派地盘,是我们形势思虑未全。据和风师侄所述,劫镖之人年纪不大,武功之高却令人难以置信,和风还跟他照过面,若凶手知晓和风还活着,必定还会来灭口,大家还是谨慎为好。万万不可泄露此事。”
这时思远道长转过头来对和玉说道:“师侄,这就是今年考核记优的三个孩子?”
和玉忙答道:“回掌门师叔,此三子武功根底俱佳,潜力均属上乘,实是可塑之才。”
思远道长点了点头,看了看他们三个指着柴子君说道:“这个是昨天与丐帮比武弟子,叫柴子君吧,还不错,我认得,其他两个都介绍下自己吧。”
胡子宏忙抢道:“回掌门,弟子胡子宏,年16岁。目前修习苍松剑法。”
赵子宾也慌忙答道:“回掌门人,弟子赵子宾,徐州人,年20,学艺已经9年。眼下也是修习苍松剑法。”
思远道长道:“这般年纪修习苍松剑法确实不易,苍松剑法大成后一般镖师盗贼均非对手,眼下你们修习日短,经验欠缺,今日叫你们前来听取派内事务也是有意培养你们,师父领进门,修行在各人,以后你们要多参理派内事务,武功更不可有一日松懈。”
三名弟子心内均暗喜,原来是要让我们做正式的大弟子了,齐声道:“谨遵掌门吩咐。”
这时柴子君师父和云道长走进来向掌门道:“禀掌门,俱已收拾完毕。”
思远点点头,道:“此次任务非同小可,也可能有其他情况,听说那批货更是非同寻常。你思虑周全,办事老到,仍需谨慎行事,我让你思名师叔陪你前去,”说着转向思名“虽然你是长辈,但事事需同和云商谈,由和云来办理。”
思名、和云俱道:“谨遵掌门法旨。”思远接着说道:“这三名三代弟子均是优秀后辈,你此次挑选一个去历练,小心为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