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下山 扑朔迷离-《止水记》


    第(2/3)页

    和云道:“是,就让子君随我前去吧,他与这件事颇有缘分。”

    思远道:“甚妥,凡事小心为上,你们今日速去吧。须在后日赶到郓州。”说完摆了摆手。

    柴子君同师父一起出来,和云对思名说:“师叔,时间紧迫,我们这就收拾行李出发吧。”

    思名道:“好,我倒要看看丐帮是不是都是三头六臂。”

    和云道:“那好,我们一个时辰后在这里相聚,一起出发,子君你去收拾几件衣服,去武房里取一把剑和匕首,我已交代过了,速去速回,准备出发。”

    柴子君虽然计划已被打乱,回不得家了,但是能随师父一起外出办事已是喜出望外,连忙回去胡乱包了两件衣服,去武房里取剑,看房子的是个老头,姓田,都叫田伯伯,背后叫老田头,从柴子君来的时候就在了,对武器那叫一个吝啬,平时练剑晚归还一会就大吵大闹。这次来取剑,柴子君报了名号后,跟老头一起到剑房里,柴子君很兴奋,平时练习都用木剑,偶尔用真剑演示剑法时间也是有限。这次要带剑长行了,想起自己跨剑骑马,行侠仗义,柴子君不由得高兴起来。

    突然田老头指着那把剑说:“这是你的剑,从你们过关之日起,泰山派就会给你们配发一把剑,剑柄铸有泰山二字,剑刃上有你们自己的名字。但从此之后此剑不归我管,剑在人在,切莫乱杀生。”

    柴子君拿了自己的剑,又选了把匕首,背着包袱到了外院里,师父和师叔祖都在那里等了,和云道:“怎么像个女孩子,拖拖拉拉的,赶快走。”

    三人出了门,来到镇上,泰山派在附近威望甚高,况且脚下都是泰山派的土地,很快就有车行的人过来,一个小二说道:“三位道爷这是要去哪啊,小的店里有马匹,还有车,看爷们怎么走,有多远?”

    “我们要去郓州,小二弄辆大马车,三个人,多少钱一发给你。”思名恶声的说道。

    那小二赔笑说道:“有有有,爷们稍待,小的这就去弄辆大马车过来。”

    不一会,那小二果然赶一辆马车过来,说道:“爷们,这马车大,透风好,稳当舒适,郓州不远,到郓州一来一回连马夫在内1两纹银。”

    和云也没有讲价钱,说道:“走吧,要赶紧的。”说着思名和柴子君也跟着上了马车。

    出了镇子一路向北走去,郓州其实离泰山不远,车夫也就挑大路赶车,阳春三月,万物复苏,路两旁生机盎然,地上花草连天,空气中到处弥漫着花香的味道,风吹起漫天的杨絮,仿佛下雪一般,挥挥洒洒,远处水塘里连波不断,鸡鸣鸭叫,一副绝美的春图。

    柴子君自己坐在后车杠上,车内太闷,他看着这样的景色却黯然伤神,就在大约十年前,同样的阳春三月,他依稀还记得战火连天,父亲被拉去当兵杳无音讯。自己跟母亲讨饭吃,春粮断了,饿殍遍野,自己也连续两天未讨到饭吃,幸好师父路过,用一碗粥救了自己和母亲。母亲哭着要求师父带走自己,最终师父同意,自己也就跟着师父上山做了泰山派弟子。这几年也回去看过母亲,母亲跟着别人打长工,千叮万嘱自己要勤学苦练,学的一技之长。这十年来,师父也确实待自己如亲子。师父在众多和字辈师叔里是个异类,据说天资聪明,早早被上辈选中加以栽培,然而师父酷爱读书,反而习剑少了,不热衷于江湖事务,也不懂得钻营上进,收的弟子均是贫穷之辈,很难得到捐赠,然而和云做事持重,为人正直,又有些许计策还是得到合派上下的赞同。

    跟着这样的师父,书自然也没少读,别的师父最多教个《百家姓》什么的,柴子君却得以经常看师父的藏书,墨水也喝了不少。

    柴子君正在思绪万千,突然听见师父喊道:“子君,你进来。”柴子君连忙进车内,坐定后听见师父说:“子君,这次任务实是有些凶险,我正和你师叔祖参详,你也听听,到时也晓得子丑寅卯。”

    只听见思名说道:“这纯粹是丐帮找事,欺负我泰山派,掌门何其懦弱,让我说就应该叫起我派弟子,召回在外有头脸弟子去他们河南道分舵说个明白。”

    和云道:“师叔不可鲁莽,从各方看来丐帮也不是全然挑衅,我们越界在先,况且据和风师弟说,所来之人武功甚高,数合之内就将他打下水。丐帮附近能数合内打伤我辈的丐帮内只有严舵主和河东谢燕青舵主,但他俩素来不和,更不会为一趟越界走镖而悍然杀伤我泰山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