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芙蕖-《一舞长安》
第(3/3)页
他似乎并不惊讶,停住了脚步,转过身来望我。
我含着眼泪,从怀中掏出那方我原本答应绣给靖王的手帕,上面的针脚依然换乱不堪,锦鲤也是没头没尾,我想,他一眼便认得出是我绣的东西。
我将它递到东方大人手中,他无声地接过一脸狐疑地凝视着我。
我抬手齐眉,扣手鞠躬向着他行了一个大礼,抬起眼来,却痴痴望着那方绢帕半晌,竟不知该如何说起,忐忑一阵,只有把眼前人当做他方才能开口:“请大人替我告诉他,要他定要为我保重自己。”
东方大人看了看那绢帕,皱了皱眉,不禁哑然失笑轻声叹道:“这和王爷的那方绢帕,还真是像,难怪,难怪……都是一样的糊涂人呐……”
东方大人走后,我一个人失魂落魄地回到书房中,在一堆简牍中发呆出神。
我原本已经认命的心又忽然开始蠢蠢欲动了起来,那个蔚然又深秀的身影,似乎又出现我的眼前,仿佛一个缱绻于心底的梦,从一片宁静湖心之中,再次泛起了涟漪来。
我当真还能再回到他的身边吗?
一切当真还能回得去吗?
我正出神,却听见屋外出来“笃笃”扣门的声音。我忙抬袖擦了擦眼泪,前去打开房门。
木门“吱呀”一声缓缓开来,只瞧见屋外一位面孔熟悉却并不相识的宫娥姐姐立于门外。
她匆匆向我行礼,我也赶忙慌张地回礼。
“芦月姐让我来唤你一声,你若是没有什么旁的事,就跟我一同去长寿殿,哄一哄太皇太后。方才大长公主来了,在长寿殿上大闹了一番。太皇太后此刻心绪难平,芦月姐叫你也去跟她一起伺候着,若是能诵些文章来也好。”
我讶然,却也不敢迟疑片刻,忙随手取了一卷书,跟着她向着宁寿殿走去,一路上却又忍不住问道:“敢问姐姐,方才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可否给阿鸾提个醒,别叫阿鸾再说错了什么,惹太皇太后不高兴了。”
“说来还不是为了那些事情。”她行色匆忙也无暇看我:“陛下前些日子,忽然临幸了一个佳人子,原本是平阳侯府的人,叫什么子夫的。说来也奇怪,那个卫子夫,入宫都快要一年了,却从来也没有被招幸过。原本陛下是忘了有这个人的,可就前些日子,忽然怎么就转了心性,临幸了她,最近更是雨露不断,最近还传出,似乎已经有了一个月的身孕了。这不,惹得皇后和陛下大闹了一场,陛下命娘娘于自己殿禁足思过,这不,大长公主见不得皇后娘娘受苦,就闹到太皇太后这里来了。”
子夫?卫子夫!
我心中轰然一声,仿佛有什么东西坍塌了下来,却忙掩饰住心中的惊慌。
若是如此,陈皇后善妒,窦太主骄横,那子夫姐岂不是要惹祸上身了。
“一会儿去太皇太后面前,可不要提这些事情。”她赶忙叮咛道。
“诺。”我连忙应道。
我刚踏进长寿殿的殿门,便听见芦月姐一路劝慰的声音:“太皇太后,您就吃一些嘛。您若是不吃,御厨房的那些宫人也都吓得不敢吃了呢。”
“哀家哪有心情吃这些,哀家的孙子,外孙女,女儿一个赶着一个不孝啊,就成天想着怎么气死哀家……”只听哐啷一声,便知是饭食打翻在地声音:“她一个大长公主,却还是不知道轻重,皇帝能许她陈家的,能许阿娇的,也都一一许了。可却还要为了这子嗣之事与皇帝执拗,拗不过皇帝,便来哀家这里闹。她能怪谁,皇帝原本也是独宠她的阿娇一人的,可是她的阿娇那个肚子就是不争气啊,瞧瞧人家那个卫子夫,不吭不哈,才短短几日,便有了龙种。她不能为了皇室延绵后嗣,人家卫子夫做到了,难道还叫哀家把那卫子夫活活打死不是?她究竟还懂不懂什么叫母仪天下,就连皇帝唯一一个庶出的血脉都不能容忍吗?”
我硬着头皮,赶忙俯身去捡那些打落的器皿,谁想案前的人似乎听到了响动,忽然怒声问道:“是谁?”
“是阿鸾啊,太皇太后”芦月姐赶忙解释道。
我捧着器皿,仓皇间抬起头来,看到太皇太后原本紧锁的愁眉似乎缓缓疏解了半分,抬袖朝我招了招手,呼唤道:“丫头,来,来哀家这里。”
我微怔,赶忙放下手中的器皿,跪坐道太皇太后身边。
谁知她忽然拉起我的手,深深地叹了口气,空洞无神的双眸竟隐隐散发出一丝微弱的光芒来,语重心长地哀叹到:“若是哀家的阿娇也能像你一样能读这么多书就好了,这书读得多了,自然气量宽宏,就不会再在后宫之中争风吃醋,惹得皇帝越来越疏远她们母女了。”
我还未反应过来,她忽然又接着问道:“哀家送你去皇后宫中,伴她读书可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