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中州万古英雄气 节二:论道-《天啓录》


    第(3/3)页

    虬髯客笑道:“不错不错。于是席上文人骚客不禁赞道:‘地埋女儿红,闺阁出仙童’。哈哈,快哉!我们喝!”他们相互发言,豪兴顿生,混若无人般。

    虬髯客酒毕言道:“未曾想小兄弟竟也熟识这传说。”

    杨凌道:“在下年幼之时,好听故事,于是家父每每相携以诉民间传闻。”他叹了口气,又道:“这绍兴花雕女儿红的故事,也是当年我父讲诉的。”

    虬髯客道:“原来如此。不知令尊现在何处?”

    杨凌站了起来,吐出一口长气,黯然道:“家父已经过世了。”

    虬髯客哦了一声,叹道:“唉,人生不过短短数十载,谁又能得不死?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依某之见,当是如李太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得逍遥时且逍遥。”他又为杨凌斟满酒,再要为自己斟时,一坛女儿红已然告罄。

    杨凌道:“兄台所言极是。小二,再打一坛女儿红。”两人一会儿谈及李白早年游侠生涯,一会儿对论起李白诗词,又添了点菜,越说越是投机,颇有相见恨晚之意。这虬髯客早年习武,后来弃武从文,文辞固好,武艺也未曾落下,可谓文武双全。

    顷刻间,第二坛又快喝完。

    杨凌酒量不及虬髯客,微微有些醉意,于是说道:“兄台海量,小弟只怕不能再喝了。”虬髯客笑道:“既然如此,那我也不便相强了。小二,结账!”

    杨凌忙道:“如何能让兄台付款?当是小弟做东!”虬髯客双目一瞪,说道:“怎么?你瞧老哥哥不起么?”杨凌忙摇手道:“小弟不是这个意思!”

    那虬髯客已从怀中取出一大锭银子,放在桌上,对小二说道:“不用找了。”杨凌见状,情知无法,只得谢道:“既然兄台盛情,小弟这厢拜谢了。”

    虬髯客笑道:“这才是好兄弟。”他一面拉起杨凌的手一面道:“小兄弟啊,那锦衣卫许显纯为人霸道凶横,你竟敢让他下不了台。哈哈,老哥哥很看好你啊!”

    杨凌大惊,只听那虬髯客“哈哈”大笑,自报名号:“小兄弟,在下沛国谯人,复姓夏侯单名一个坤字。你呢?”

    杨凌愣了片刻,方才答道:“你就是‘中州剑’衡山大侠夏侯坤!?当真是名不虚传,豪迈过人!小可湖广杨凌。”夏侯坤笑道:“不敢,那都是江湖朋友的抬爱,让杨兄弟笑话了。”

    夏侯坤说道:“杨兄弟,听说你有位朋友为许显纯所劫,你来凤阳便是要救他吧?老哥哥虽没什么本事,但你若不嫌弃,咱哥俩不妨一起去救你朋友,顺便闹他一闹!”

    杨凌大喜:“小弟那是求之不得!”

    原来这夏侯坤数日前于扬州游玩,听闻了魏忠贤欲在凤阳设武林大会,着许显纯等下帖。正巧他师侄狄肃英近日为金刀门郑天南贺寿,他怕许显纯前去寻隙,师侄抵敌不住,也便赶去。况且许显纯曾伤了他师兄青羊老丈,他也有心报仇,只是这许显纯多在北京,自己寻不到机会,也便作罢。

    哪知未到金刀门,就被几个师侄撞个正着。却说那日杨凌追许显纯走后,狄肃英怕许显纯上衡山寻事,一面赶忙派师弟回山通报,一面着人寻访夏侯坤。

    夏侯坤既听了狄肃英转述,情知许显纯无暇再赶去衡山。他为人豪侠,有心要来助那青年侠士一臂之力,这才急急赶往凤阳,不想竟在这家“中华老字号”同杨凌相遇。

    两人正待要走,却听东厢一个阴冷的声音道:“夏侯坤,这凤阳乃是大明天子脚下,岂由你想闹就闹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