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张嘉师倒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曾公亮这个《武经总要》的编纂之一的人,到底从什么地方得知吴子跟孙子是认识的。 吴子一般是之战国初期最为声名显赫的名将吴起,而孙子则是一般有两个说法,一个是指孙武,一个则是指孙膑。 然而孙武在其死后三十年的时间,吴起才出生,很明显这个是不可能的了…… 而孙膑的情况也差不多,虽然说孙膑在出生之后,吴起还没有死,但是论相关的情况而言,孙膑不可能见过吴起,因为吴起出奔楚国的时间要远早于孙膑入魏被庞涓陷害的时间。 吴起出奔楚国的时间,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公元前387年,这个时期的庞涓很有可能还没有投效魏国或者是只不过是一个“无名之辈”。 而在六年之后,吴起就因为楚悼王的去死而被贵族叛乱所杀。 再者,孙膑的成名时间要远晚于吴起成为战国初期第一名将的时间,即使是要讨教这方面的学识,都可以说是以孙膑向吴起请教而非是反过来。 除非有这么一个可能,那就是孙子是当时兵家的一个学派的导师的称呼,而非仅仅是孙武以及孙膑两人的敬称。 而这个事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张嘉师表示得问问曾公亮才知道…… …… 而在《武经总要》当中,也有着水战以及火药武器使用的相关描述 夫水攻者,所以绝敌之道,沉敌之城,漂敌之庐舍,坏敌之积聚。百万之众,可使为鱼;害之轻者,犹使缘木而居,县釜而炊。故曰汾水可以灌平阳,济水可以灌安邑;河水灌大梁,洧水灌颖川。韩信夹潍水决沙囊而斩龙沮,曹公引沂泗注下邳而克吕布,皆控带山阜,得地形之利也。若平陆引水,劳力费工,利害相半,智伯以水攻而亡,此又水攻者之宜戒也。今存其法焉。故兵法曰以水佐攻者强。凡水,因地而成势,谓源高于城,本高于末,则可以遏而止,可以决而流,或引而绝路,或堰以灌城,或注毒于上流,或决壅于半济,其道非一。须先设水平,测度高下,始可用之也。 水平者,木槽长二尺四寸,两头及中间凿为三池,池横阔一寸八分,纵阔一寸三分,深一寸二分,池间相去一尺五寸。间有通水渠,阔二分,深一寸三分。 三池各置浮木,木阔狭微小于池,箱厚三分,上建立齿,高八分,阔一寸七分,厚一分。槽下为转关,高下与眼等。以水注之,三池浮木齐起,眇目视之,三齿齐平,则为天下准。或十步,或一里,乃至数十里,目力所及,置照版、度竿,亦以白绳计其尺寸,则高下、丈尺、分寸可知,谓之水平。 照版,形如方扇,长四尺,下二尺黑,上二尺白,阔三尺,柄长一尺,可握。 度竿,长二丈,刻作二百寸二千分,每寸内小刻其分。随其分向远近高下。 其竿以照版映之,眇目视三浮木齿及照版,以度竿上尺寸为高下,递而往视,尺寸相乘。山岗、沟涧、水之高下浅深,皆可以分寸度之。 吴楚杨越之间,俗习水战,故吴人以舟楫为舆马,以巨海为平道,是其所长。 春秋时,吴以舟师伐楚;又越军、吴军舟战于江,伍子胥对阖闾,以船军之教北陆军之法,大翼者,当陆军之车;小翼者,当轻车;突冒者,当冲车;楼船者,当行楼车;桥船者,当轻足骠骑。公输般自鲁之楚,为舟战之具,谓之钩拒,退则钩之,进则拒之。 汉武伐南越,于昆明开池习水战,制楼船,上建橹楼戈矛,船下置戈戟,以御蛟鼍水怪之害。然楼船战舰形制之盛,不若轻疾之利,为故张兵威,畜器械,以楼船大舰为先趋,便利立功效;则走舸、海鹘为其用,或伏袭而入敌境,则凡舟皆可用也。故吕蒙袭关羽,白衣摇橹,作商贾服,羽不闻,遂立功。 战船凡水战,以船舰大小为等,胜人多少皆以米为准,一人不过重米二石。帆橹轻便为上,以金鼓旗幡为进退之节。其战,则有楼船、斗舰、走舸、海鹘;其潜袭,则有蒙冲、游艇;其器,则有拍竿为其用,利顺流以击之。诸军视大将军之旗,旗前亚,闻鼓,进,则旗立;闻金,则止;旗偃即还。若先锋、游变等船,为贼所围,以须外援,则视大将赤旗,向贼点则进。每点,一船进;旗前亚,不举,则战船徐退;旗向内点,每点,一船退。若张疑兵,则于浦泥广设旌旗、帆樯以惑之。此其大略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