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有了成功佐证,接下来朝廷正式进行变法,让光绪皇帝当变法的主持,他们这些清流们自然顺势就成了具体领导机构的话事人。如此不费一刀一枪,就把天下人的感激和效忠对象都变成皇帝和他们。 如此巧取豪夺,被他们说的凛然大义,冠冕堂皇。果然不愧是清流,脸皮之厚,天下无双! 众人居然没有一点愧色,更居之不疑。 文廷式还特别把康有为推出来:“广厦,你游历天下,对当今年轻士子多有了解。可知如此号召之时,他们人心之向背呼?” 看到翁同龢鼓励的眼神射过来,康有为浑身骨头轻了好几两,双手深深作揖,努力用比较标准的官话道:“师长详询,有为自不敢有丝毫隐瞒。以学生所见所闻,虽则诸多学子为杨氏言论蛊惑,激进盲从,然都出于爱国至诚。倘若圣上和诸位大人做主变法革新,他们必定雀跃景从。杨氏诸多运筹,不过为我等做嫁衣耳。” 文廷式满意的拍巴掌:“就是这个道理。他们毕竟读的是圣贤书,心里头还是有朝廷有皇上,有君臣大义的。杨氏不过得了一点西洋奇技(yin)巧,一时蛊惑,又哪里比得上我煌煌千古圣贤之仁德教训?” 翁同龢笑眯眯的捋胡子,意味深长的道:“此番变法不同以往,毕竟是要向洋人列强吸取经验。这方面,年轻人的思路却要比老朽之人要灵活开阔的多。皇上毕竟年轻,有一些年纪相仿的青年干练之才辅佐,具体细务运筹起来,也更加的顺手。广厦,不错。” “不错”从一代帝师嘴里说出来,俩字的评语意味着什么,众人岂能不知?这是要大力提携康有为啊! 康有为高兴的差点昏过去,噗通跪下一个响头磕在地上:“多谢恩相提携!” 这兴奋过头,读书人的体面都顾不得了。然而在场众人并不觉得他行为失当。要知道一位天下清流魁首,朝廷重臣之顶峰,垂青一个一文不名的小人物,这等于让他一步登天了! 站起身来,康有为两眼之中神光奕奕,主动请缨道:“恩相与诸位大人既要肇造千古之伟业,则心腹大患不能不除!那杨鼎世把持报纸,招摇撞骗,颇能蛊惑人心,对朝廷政论破多关隘。因此,行动之前,却要先将此人除却。” 文廷式扼腕叹息:“奈何杨氏狡猾,山东巡抚李有心无力,迟迟无法动弹。” 康有为咬牙切齿,那一行简直是他毕生之耻辱。如此大仇岂能不报? 他目露凶光,恶狠狠的道:“不论那杨浩是那些人推举出来的代表也好,只要将他除掉,朝廷趁势主导舆论。其纵然再想接续也是无可用之机会。” “可究竟如何筹措?我等都是读书人,却不好行那荆轲盖聂之事。” 康有为昂然挺胸:“两日后,美租界开埠营业,那杨浩必然回来主持大局。届时,选一敢死之士操持火器,则可一枪毙之!” 翁同龢等人以目光相互顾盼,最后沉重的一点头:“好,此事就由广厦操办吧。”r1152 s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