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六章 吐蕃人的执着-《唐朝败家子》
第(2/3)页
“没有,阿史那思摩比较多疑,似乎担心薛延陀在背后捅刀子。以黄河的冰层不够厚为由,拒绝了。”
年轻男子道:“更让人没想到的是,晋王李治和谢逸竟然在这个时候来到了定襄。”
“哦?”蒙面女子大为惊讶,曾经楚楚动人的眼睛瞪的大大的,显然是太过出乎意料。
年轻男子唯恐没有说服力,故而再次强调道:“确实,有太多人惊讶,但确有其事,此刻李治和谢逸已经在阿史那思摩的大营之中。”
“有意思!”蒙面女子信了,但心中更多的则是猜疑不断,到底是怎么回事?李治和谢逸这个反常举动太过诡异,实在是有些……
谢逸不傻,怎么会如此冒险?李世民深谙君子不立于危墙的道理,怎么可能让他最心爱的儿子前来冒险呢?
怎么会?
当年在陕州不过那么点的动静,他便火冒三丈,如此说起来,今天的情况当真是奇怪,实在奇怪!
即便是唱空城计,想要震住阿史那思摩,也不该用这样的方式啊?李世民凭什么笃定,让一个儿子羊入虎口就能瞒过一位枭雄?
还是玩其他的什么把戏,总而言之,能够赌上最疼爱儿子的性命,此举本来就足够特别,甚至可以说是耐人寻味。
也正是因此,蒙面女子也颇为好奇,想要看看究竟是怎样的情况,他更好奇突厥人究竟是什么想法?难道真的就无动于衷吗?
“阿史那思摩怎么办的?突厥人有没有扣住李治?”蒙面女子轻声询问。
“没有,不仅没有扣住,阿史那思摩还很客气地安排迎接事宜,似乎很恭敬,至于到底是真心实意,还是虚有其表,另有谋划就不知道了。”年轻男子将打探到了的情况如实告知蒙面女子。
“有些意思!”蒙面女子轻轻点头,悠悠道:“太反常了,也不是个好兆头,这样下去可不行……
如果李治和谢逸安抚住了阿史那思摩,薛延陀的大军即便是到了黄河边,又能如何?这次是个很难得的好机会。千万得抓住了。”
“大姐说的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李治和谢逸说动阿史那思摩,只是我们现在身份有限,根本见不到阿史那思摩。”
年轻男子沉吟道:“要不要想办法通知突利失。他出面的话,或许能有些办法。”
“来不及了,突利失现在返回了薛延陀,一个来回要耽搁多少时间?”蒙面女子沉吟道:“再者说,他出面就一定能够说动阿史那思摩?如果可以。上次他来就应该能做到。
说到底,薛延陀和突厥人之间又隔阂,彼此并不信任,而阿史那思摩又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哪能被几句冠冕堂皇的话语说动呢?”
“那怎么办?”
蒙面女子低声道:“办法并非没有,让一个人做一件事,除了劝,不是还有个方式吗?”
“大姐的意思是逼迫?”年轻男子有点没转过弯,心想着堂堂突厥可汗,和顺郡王。阿史那思摩哪里是那么容易能就范的?想要逼迫他,也得有这个机会才行。
蒙面女子淡淡一笑:“用得着逼他本人吗?你想想,如果大唐皇子,李世民最疼爱的儿子死在了草原上,阿史那思摩会怎么做?”
“是啊!”年轻男子恍然道:“大姐高明,如果李治死了,那情况可就严重了,到时候阿史那思摩就算是有一千张嘴也说不清楚,到时候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这不就结了,并非没有办法。对不?”蒙面女子轻声反问,嘴角还带着些许戏谑的笑意。
“那我们要怎么办呢?”
“别的不行,暗杀我们应该在行吧?”蒙面女子轻声道:“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还是去定襄看看。李治和谢逸这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心里有谱了在见机行事。”
“是!”
……
千里之遥的长安城里,虽未见到雪花,但太极殿屋檐上已经有厚厚的一层寒霜。
风有点冷,人心也有点不安。
承庆殿里这几天经常见到灯火通明的情形,宰辅大臣们每日奔走其间。长谈许久更是家常便饭。
也难怪,最近的大唐着实不太平安。
南边松州有吐蕃人进犯,战事到现在还未有个见过,听说整个剑南道都因此蠢蠢欲动。如今北边又出了薛延陀人趁势而起,想要联络突厥人趁火打劫的麻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