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兵来将挡-《执宰大明》


    第(2/3)页

    礼毕,嘉靖帝久违的声音重新再皇极殿响起:“平身。”

    诸臣谢恩,分班侍立。

    司礼监今日是陈隐负责伺候嘉靖帝的一应饮食住行,所以一声“有事早奏,无事退朝”之后,百官开始纷纷拿起奏本准备着。

    虽说眼下京师被围,但鞑靼围而不攻却无形中给了北京城暂时的宁静。平民百姓当然是不亦乐乎,但百官就不这么想了!这俺答明显有更大的图谋,围而不攻反而是他们不喜闻乐见的的了!

    不过,今天嘉靖帝突然召集百官朝议倒是让半年未得见君颜的朝臣们有了一次积压已久,能够一吐为快的机会。

    内阁成员之一武英殿大学士顾鼎臣出列朝班,从文臣四列中第一排最后一位拿着奏本走出来。

    “臣有本奏!”顾鼎臣半举着奏本向着嘉靖帝所在低着头,丹陛下的小太监看见陈隐的眼色,立刻快步下去接过奏本递给陈隐。

    陈隐把奏本打开放在离嘉靖帝较近的御案上,拿着拂尘踱着步走到旁边。

    “顾少傅有话说来朕听。”嘉靖帝以为顾鼎臣是要说太子的事情,不过思虑之后却又觉得不合时宜。

    大殿中的气氛有些暗淡,鞑靼兵围京师,皇帝居然与大臣当庭奏对还如此亲昵,大臣们有些不满但不敢言。

    “皇上,昨日兵部传来急报,鞑靼军军屠我怀安,今又破居庸关,而后踪迹全无”果不其然,顾鼎臣要传达的是一个不幸的噩耗。

    朝中诸臣闻言,顿时一片交头接耳,私语声嗡嗡一片。

    严嵩出列责问道:“首辅夏总督不是是来报击退伯颜大军吗?为何又会传来胡虏攻占居庸关的消息呢?会不会是误报?”

    顾鼎臣对道:“应该不是误报,锦衣卫的密报应该已经到了北镇府司,边关塘报也都是有据可查。”

    明显,严嵩表面维护夏言,其实句句都是在揭穿夏言所奏不实。-朝臣谁不知道夏言和严嵩之间有隔阂?只是都不便说出来罢了。

    而严嵩对于有一件事也是如鲠在喉,也是那件事让原本十分和睦的师生二人变得形同陌路,直到成为现在的争锋相对之死敌。

    “阁老,我在家中略备薄酒,还请阁老赏光。”严嵩哈着身子道。

    “不用了,我今日还有事。”夏言这个人豪迈有俊才,然而为人过于刚直,不解官场风情,说的不好听一点叫骄横。

    他扬长而去,留下满怀惆怅的严嵩。

    “阁老,我在家中略备酒菜,请阁老一同叙叙旧谊。”严嵩满是恭谨的说。

    “不必了,我今日没空。”夏言头也不回的进了轿子,留下一身风雪的严嵩呆在那里,这个时候,他已经是一个快六十岁的人了。

    “阁老,我在家中备下一桌酒席,略表心意,请阁老务必光临寒舍。”严嵩满脸堆着笑道。

    “哦,算了吧,我家中来了客人。”夏言连脚步都没停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