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二章 治大国烹小鲜-《权道同谋》


    第(2/3)页

    “嗯!”王亦选点了点头,把菜倒进炝好的锅里:“小子!你说的这点我很赞成,干任何事情,花架子并不重要。要命的,就是这最后的实效!搞那些毫无意义的排场,最后只能是搬了石头砸自己的脚!快,把盐递给我!”

    “没问题!”王亦选的话音刚落,他已经将盐罐儿递了过去,等王亦选撒完盐,又迅速接了过来,放回原处。几个动作一气呵成,感觉这就是在自己家里做饭一样。

    其实,他俩之所以如此默契,靠的也就是他时不时上王亦选家蹭饭去。

    因为王亦选的夫人在京城工作,所以,她一般每年也就分段集中过来两三个月左右。大部分时间,王亦选都是一个人在家,闲来无事的时候,这位西京大老板就会自己炒几个菜,烫一壶酒,美美喝上几杯。

    当然,一个人喝没多大意思,至少也得两人。正好这位唐大秘书也是单身,属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于那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主儿。于是乎,他就经常受邀上王亦选那儿蹭饭吃。肯定也不能白蹭,总得帮着打打下手什么的。所以,一来二去的,这默契也就慢慢培养出来了。

    要说王亦选做饭确实好吃,因为本身就爱做,所以,虽然没有经过什么专业训练,但这位西京大老板一贯高标准严要求,对于做菜也是如此。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很多时候,对菜的口味已经可以用“考究”这个词来形容。

    而一直充当打下手角色的唐卡,原来确实不会做菜,充其量也就会炒个鸡蛋、下个面条什么的。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时间一长,正如白居易所著的《卖油翁》中所说,“无他,惟手熟耳!”熟能生巧,看得多了,做得多了,小工也就成了大厨。

    这一点,在路晴特意跑到西京来帮他复习的时候,就有所展现。那天,他小露了一手,惊得这位玉女未婚妻欢喜不已,仰着脸问他为什么做菜这么好吃,都快赶上她的家学渊源了。他却只是笑,答出了这句:“无他,惟手熟耳!”

    等到他去了高凌县,就更是一个人独居了。一开始那年,除了大部分时间都在陪镇党委书记“白吃饼”打牌吃喝之外,其他的时间,他都选择低调做寓公,潜心研究厨艺。一方面,是为了减少“白吃饼”等人的警觉。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修身养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