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内部的稳定-《南宋之我主沉浮》


    第(3/3)页

    许衡派遣了御史房的官吏,到各地去监督售卖官署的事宜,而且还亲自到四川各地去监督,目的就是杜绝私下里的交易,要知道这些官署,可是非常热门的,不知道有多少的士绅富户和商贾,想着买下来,甚至愿意掏出来大量的银子。

    节度使衙门做出的决定,终于也传到京城去了。

    京城方面,没有任何的动静,甚至早朝都没有商议过此事,要知道随意的裁撤官署,那是大逆不道的事情,就算是节度使可以完全管辖地方的事宜,可如此重大的事宜,还是要奏报朝廷,得到准许之后才能够进行的。

    没有谁会在这个时候多嘴,当初的文天祥,就是最好的榜样,而且傻子都知道,襄阳府城岌岌可危,四川方面却是高奏凯歌。

    云川节度使吴邵刚的狰狞,已经完全表露出来了,大宋朝廷还能够维持多长的时间,吴邵刚会不会在完全掌控局面之后造反,这是说不准的事情。

    这样的局势,朝中的大人已经适应了,百余年来,大宋朝廷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此类的事宜,蒙古朝廷、金国、大辽国等等,不是都存在的,谁都想着一统天下,可谁都没有能够真正的做到,说不定云川节度使吴邵刚能够做到。

    如此情况之下,谁要是多嘴就是自找无趣。

    大元朝廷派遣使者秘密前往四川方面谈判的消息,暂时没有传到朝廷去,不过从四爷的信函之中,情报署分析到了,枢密院在这方面已经有所警觉。

    这一切,吴邵刚已经无所谓了,大宋朝廷已经无法控制他,现如今四川方面的实力,早就过了大宋朝廷,也不会弱于大元王朝了,吴邵刚表面上还是大宋朝廷的太傅、云川节度使,其实已经是四川和云南等地的王者,大宋朝廷和大元朝廷,都无法干涉到四川云南等地的事情了。

    只是在称王方面,吴邵刚一直都是拒绝的,甚至李庭芝等人准备写出奏折,要求朝廷册封吴邵刚为王的事宜,都被其阻止了。

    这是吴邵刚自身的底线,尽管已经做了等同于造反和自立的事情,但大面子上面,吴邵刚还是要维持的,也就是说,大宋朝廷没有彻底垮掉的时候,吴邵刚是不会称帝的。

    一旦称帝,则吴邵刚的对手,就不仅仅是大元朝廷,还有大宋朝廷,吴邵刚甚至可能与大宋朝廷兵戎相见,这是他不想看见的局面。(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