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藏富于民-《逆明1644》
第(2/3)页
“南京长江大桥虽然建城了,但大明各地还有大量的跨江跨河大桥需要修建,而且大明过万里江山,光靠着三百余万俘虏修建铁路网和水泥路网过于缓慢,所以朕决定在各地大规模征召民夫,由朝廷放工钱,各县百姓参与,不仅将自己县里的铁路和水泥路修建起来,还要同时兴修水利,有大明亿万百姓参与,朕相信,五年内,大明全国各地的水泥路网和铁路网以及水利设施都都能全部修建完毕!”朱慈踉对着李岩等六位内阁大臣说道。
“皇上可否想过,大明之广,若由朝廷放工钱,全国各地亿万百姓参与修建路网水利等,将要花费的钱财之巨,无法想象。”掌管户部的刘宗周说道。
朱慈踉点了点头道:“朕当然想过,但朕此举正是要将国库里的钱财散到民间去,所谓藏富于民,民富则国方能富,届时还能得到全国铁路网和水利,利国利民,总好过国库大量钱财闲置的好。”
当初成立大明中央银行与国库绑定,如今大明中央银行已经开到了各个县镇,百姓6续存换的金银财物加上国库本就有的数亿金银,等合计过五十亿白银的价值,而靠着这五十亿白银,按照每一两银子换一百银元计算,在加上纸币与现银五倍的行量,大明中央银行实际刊印了两万五千亿银元,而真正行到百姓手中的,其实只有不到八千亿银元,剩下的高达一万七千亿银元的纸币都归纳在国库,若不想方设法行出去,则大明经济很难更上一层楼。
这是朱慈踉经过深思熟路做出的决定,他觉得只有百姓有钱了,才能购买更多的东西,这将带动从制造到销售的繁荣,到时候金钱流转,民富国也富,此两利也。
“皇上圣明,臣等敬服!”刘宗周和李岩等拜服道。
有了朱慈踉和内阁的一致赞同,圣旨很快下到各县镇,开出的工钱直接达到十五银元一天。这不低了,要知道,当前一银元可是能买五斤粮食,十五银元的工钱,几乎是百姓平时帮别人工作的两倍了,更重要的是,本县人只在本县修,离家不远,而且每日只出工四个时辰,朝廷还包吃,又不限制去留,百姓闲时可以参加劳作,忙时又可以选择在家忙碌,这简直就跟天上掉馅饼似的。
几乎每家每户年轻力壮的男子都报名了,各县忙得热火朝天。
为了有足够的水泥供应,各县都办起了水泥厂,炼铁厂,大明上下一片热火朝天。
当然,为了严格控制水泥技术不至于很快流出大明,各县的水泥厂都是直属于朝廷,由南京城派人督察,而且采取流水线的方式生产,每人只能掌握一道工序,而且许多生产机器,特别是蒸汽机也都由朝廷严格控制下派,这就保证其他人想得到水泥生产的全套技术,极难极难。
炼铁长方面就没那么严格了,因为铁路需要的钢铁大都是普通钢铁,没有多少值得隐瞒的技术。
第(2/3)页